泰宁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图瓦人是啥民族在中国,被当成蒙古人在俄
TUhjnbcbe - 2024/6/24 20:46:00
暑假治疗白癜风 https://m.39.net/disease/a_6192223.html

让我们从地名开始,进行一段对话。

“兄弟,你是哪里人?”

“河南人。”

“在你们河南有哪些民族?”

“主要是汉族,还有一些少数民族,还有维吾尔族。”

“那这些少数民族都是哪里人呢?”

“当然是河南人。”

这就对了,河南是一个地名,河南人就是生活在河南这片土地上的人。

对于图瓦人来说,也是一样的。

图瓦,一个古老的地名,却被我们现在很多人当成了一个族群的名字。

作为图瓦的地名是亚洲腹地的一个古老地名,大体上包括了西伯利亚南端叶尼塞河上游河谷近20万平方公里的地区。但图瓦这个名字怎么来的呢?一是都播;二是拓跋。

又作都波,敕勒(铁勒)诸部之一。在萨彦岭以南,唐努乌拉山以北,也就是今天的图瓦共和国,为俄罗斯联邦主体之一,属西伯利亚联邦管区管辖,亦属于东西伯利亚经济区。隋时属东突厥。唐属安北都护府。《新唐书·回鹘传·都播》中说,都播“亦曰都波,其地北濒小海,西坚昆,南回纥”。

都播和都波是同一个邦国,只是唐朝汉语音译不同,历史记载略同。关于都播或都波,唐朝《通典》和《唐会要》记载都非常详细。都波者,铁勒别种。南去回纥十三日行,分为三部,自相统摄。结草为庐,无牛羊,不知耕稼。土多百合草,取其根以为粮,兼捕鱼射猎为食,衣貂鹿之皮。贫者缉鸟羽以为服。

又说到了都播或都波国无刑罚,偷盗倍征其赃。还说他们“莫知四时之候”,婚姻:富者拿马当聘礼,穷人的聘礼则是鹿皮及草根。人们死亡后,以木柜盛尸,置山中,或悬于树上。送葬哭泣略与突厥类似。

按《周书》的记载,突厥人去世后,将尸体停放在帐内,子孙及亲戚都要杀马和羊,摆在帐前,进行祭拜(子孙及诸亲属男女,各杀羊马,陈于帐前,祭之)。然后,骑马围绕走七圈,每到帐门前都要以刀割面,而且还要哭泣(以刀剺面,且哭),“血泪俱流,如此者七度,乃止”。当年的播或都波人大约也都进行着为这样的送葬习俗。

从上面的记载人们可以看到,图瓦的名称由来与都播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今天的“图瓦”与唐朝的“都播”在发音上已经很接近了。都播人被分成三个部落生活在都播的地方,他们在风俗上与突厥人有一些相近,但他们又不是突厥人。

唐贞观年间,都播人听说骨利干(古部族,在今贝加尔湖北)遣使向唐王朝献宝十马,“唐以其地为玄阙州”,也想依附于唐朝,贞观二十一年(公元年)十一月,也派人联络唐朝,并于年、年两次请求唐朝在其地设置“唐官”,接受唐朝的管理。唐朝于是设置坚昆都督府,隶属于安北大都护府管辖,正式将都播纳入中国版图。

坚昆,在唐朝是指黠戛斯,“地当伊吾之西,焉耆北,白山之旁”,约当今叶尼塞河上游。汉作鬲昆,又作隔昆。唐朝通用的汉译名是黠戛斯,或纥拖斯。可以看到,当时管理依附唐朝都播人的黠戛斯人,这说明至少在当时,都播这一区域内也有黠戛斯人的存在甚至融合。

在唐以前,都播人是没有依附过中原王朝的,这里属于匈奴人的生活区域,是匈奴人与铁勒人(亦作丁令、丁灵、钉灵,又称高车、狄历、铁勒、丁零)的杂居,匈奴衰后,鲜卑大举进据漠北,在都播这一区域内与都播人发生了大规模的混血。鲜卑人中,有一支是很著名的拓跋鲜卑,他们最初居住在蒙古草原的东北角,习惯上被称为“北部鲜卑”。历史上建立了包括北魏和北魏的前身政权代国,以及盛时控有今甘肃西部和宁夏一部的南凉,对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影响很大。生活在都播这一区域内的人们不可能不受到拓跋鲜卑的影响,所以,今天有一些学者认为“图瓦”得名当与“拓跋”有关,至少其组成是加入了一些鲜卑因素的。

都播—图瓦;拓跋—图瓦。在这里,已经不是发音上的接近了,更意味着多个民族的加入与融合。公元年,回纥在唐朝的支持下建立回纥汗国,都播这一区域归回纥汗国管辖,一度在该地建立过行宫。9世纪中期,中国历史上的另一个边疆民族黠戛斯称雄漠北,都播这一区域成为黠戛斯属地。但此前的历史是,突厥兴起后,都播役属于突厥,而公元13-18世纪时,都播则处于蒙古控制之下。因此,图瓦人有两个族源:铁勒-突厥和鲜卑-蒙古。

已经很明显了,作为地域的都播的历史,不过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在这一区域的轮流坐庄,其民族习性接近于某一民族,说明的恰恰是这个民族做“庄家”时的影响力。一方面是因为地域封闭问题,今人研究发现图瓦语保留了许多古代突厥语的特点;另一方面是因为做“庄家”时间次序问题,图瓦人被今天很多人当成蒙古人。

明朝,都播地域仍然在蒙古控制之下(明代,都播地域归蒙古瓦剌部控制。明中期,蒙古达延汗击败瓦剌部,都播地域纳入到自己的统治之下。明末清初,都播地域属于喀尔喀蒙古扎萨克图汗部和托辉特首领管辖,并是其常驻之地),最后一个坐庄,长达5个世纪的控制,蒙古人让都播人变成了蒙古人,或者说是蒙古人同化了都播人。

年,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各部,建立大蒙古国。次年遣其长子术赤北征“林木中百姓”,降服了都播主要居民,并在该地设置了4个千户,归成吉思汗直接管辖,后成为元朝岭北行省的组成部分,称益兰州。出于蒙古内部权力之争的需要,忽必烈对都播地区进行了苦心经营:派遣得力亲信出任在该地区设置的吉利吉思、撼合纳、谦州、乌斯、昂可剌等“五部断事官”,安排军队驻守屯田,征收赋税等,使该地区成为都播人、蒙古人、汉人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不过,那时候,人们把都播人称为“秃八”或“秃巴”,或以复数译为“秃八思”、“秃巴思”,将他们当成突厥人的一支。至于建州女真建立的大清,实际上是一个汉满蒙等族并存、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女真人当时并没有能力去同化已经蒙古化的“秃八”或“秃巴”人,只是对他们进行统治与管理——乾隆二十三年(年),清军击溃准噶尔部蒙古军队后,都播归属清朝统治,称“唐努乌梁海”,设四十八佐领(佐领是八旗制度的基层单位)。

在这之后,人们即可看到两个名称的由来:唐努乌梁海=都播;都播人=“秃八”或“秃巴”人=图瓦人。唐努乌梁海,历史上属于中国领土,年被沙俄占领,如今通常只指俄罗斯联邦的“图瓦共和国”,面积为16.万平方公里,属于西伯利亚联邦管区的一部分,首府为克孜勒。与唐朝的都播是有了一些区域上的变化,都播人也在这种变化里被称为秃八或秃巴人,乃至图瓦人。

今天,图瓦人基本家家户户供奉成吉思汗像,一说是成吉思汗是他们的祖先;一说是成吉思汗是他们崇拜的英雄。

“祖先说”是这样的: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后,曾三次西征,每次都要翻越阿尔泰山,在“也儿的石”河畔休整。也儿的石河就是“额尔齐斯河”,从阿尔泰山下的布尔津县城边流过,在它上游30公里处,汇入它的一个重要水系正是风光旖旎的喀纳斯湖。成吉思汗的军队在这里休整时,留下了一部分不能参战的士兵在这里。

“崇拜说”是这样的:图瓦人是崇拜英雄的民族,成吉思汗被是图瓦人崇拜的英雄,和图瓦人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一方面是,在图瓦人中有一些人被清廷从外蒙被调配至此来管理图瓦人的后裔,这些人才是真正的蒙古人;另一方面是,蒙古人也是一个吸收了北方很多少数民族血缘的混合体,图瓦人元代叫图巴,属于蒙古乌良哈部落,是色目人的一种,速不台与者勒蔑也出自兀良哈部,他们是一个由突厥人过渡到蒙古人的过渡民族。

乌良哈,是明人对东部蒙古的称呼,又名朵颜三卫。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置泰宁卫﹑朵颜卫﹑福余卫指挥使司。因朵颜卫地势险要,多为乌良哈人,故以乌良哈概括三卫。又译兀良哈,乌良海,乌良罕。乌良哈人主要为蒙古翁牛特部,首领系辽王脱脱(成吉思汗末弟铁木哥斡赤斤四世孙)之后。但明人也称唐努山等地的乌梁海为乌良哈(又名之曰“黄毛”),二者名同实异。

我们不能说图瓦人与成吉思汗一点关系都没有。蓝领带,成吉思汗时期盛行于军队中的一种象征身份和地位的饰物,在其军中,戴蓝领带者是仅次于戴头盔的上等士兵。据说,今天图瓦人的村落,还可以找到蓝领带,进而说明图瓦人是成吉思汗时期,一批佩戴蓝领带的士兵的后代。但与这种说法相伴的是,图瓦人中一些年长者称,他们的祖先是年前从西伯利亚迁移而来,与俄罗斯的图瓦共和国图瓦人属同一民族。又因为图瓦人信仰喇嘛教,推测说,“图瓦”这一名称多少或与“萨满”有些联系。

一个族群的来源,就这样被众说纷纭,而历史确实也是这样的,让大多数人只能看到近的,而忽略了远的。不可否认的是,关于图瓦人,俄罗斯看得分明比我们“深远”了一些——俄罗斯生活着很多蒙古人,但俄罗斯人认为图瓦人并不是蒙古人。在萨彦岭周围,俄罗斯人挖出来不少古代图瓦人的墓碑,墓碑最高的官阶,都是用古突厥文写的“都督”。所以,图瓦人在俄罗斯被划入古突厥人的序列。另外,俄罗斯人认为,图瓦人虽然受到了蒙古人的深入影响,许多习俗与蒙古人非常接近,但他们的语言始终仍是突厥语族的语言,和蒙古语差异很大。

一片土地,就这样承载起了一部民族融合史。现在,我们基本上可以用开始的那段对话结尾了。

“你是哪里人?”

“图瓦人。”

“在你们图瓦有哪些民族?”

“有匈奴人、鲜卑人、突厥人、蒙古人……统称为图瓦人。”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1
查看完整版本: 图瓦人是啥民族在中国,被当成蒙古人在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