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静公死后,静公后裔与晋国子民,分别以姬、唐、晋、酒姓散居各地。晋国初为唐国(一说今山西翼城、绛县一带),首任国君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姓姬名虞;又为周成王姬诵之弟,故又称叔虞;因与兄长姬诵桐叶封唐故事,又称唐叔虞。故而晋静公死后,静公后裔与晋国子民,有以唐国首任国君姓姬名虞而取姬姓者,有以唐国或晋国而取唐姓或晋姓者,还有以晋静公名俱酒而取酒姓者。
古代酒姓起源有多种说法,或说源于春秋楚国公族有后裔封邑于“酒氏”之地而其后代以地名为姓者,或说源于周官有酒正为酒官之长而其后代以官名为姓者,或说源于匈奴在肃州酒泉郡凿井水味如酒而以其俗为姓者。再者便是以晋静公名俱酒而取酒姓者,这个说法最有历史感,起源于一个真实的著名的历史事件,故而影响最大。因此,分布在天下各地的酒姓,其姓起源说法虽有不同,郡望也有洛阳郡(今属河南)、咸阳郡(今属陕西)、广陵郡(今江苏扬州)、江陵郡(今湖北江陵)等多指,天下酒姓却皆尊奉晋静公姬俱酒为得姓始祖,实际上公认了酒姓主要起源于山西沁水沁河岸边西城村“端氏聚。”所以,可以肯定的说,战国以来,至少生活在上*及周边地区,尤其是沁水及周边地区的酒姓,都是晋静公姬俱酒的后裔。
在沁水境内,存有几处(通)石刻碑铭,载有酒姓人家活动的踪迹。西城村位于今沁水县城东约40余里的沁河之西与县河之北,县河指沁水县河。县河上源为梅河与杏河,梅河发源于沁水县城西约30里坞岭北麓,杏河则发源于坞岭南麓,东流约30里在沁水县城东汇流,形成县河,再东流约40余里至西城村东南,汇入沁河。明代张五典同榜进士慈溪冯烻为万历《沁水县志》题序云:“坞岭南涧之杏,转而衣带东南,陬与岭东之梅,合襟巽秀,以东注于沁,南浮于河”。
在西城村“端氏聚”之南,隔县河相望,有一面陡峭如壁的山崖,高数丈,长里许,名柳木崖。山崖上有一组北魏宣武帝延昌四年(年)石刻造像,称名沁水郑庄河头西城村《柳木崖北魏石刻造像》(文中造像或碑刻题名,均从俗称,或笔者据情酌定)。
石刻造像分为三组:左为4排石龛,龛内刻佛像,共36尊石龛佛像。中部有一大石龛,内刻一莲花座释迦牟尼佛像,高大庄严,左侧立一女侍佛教;佛像与女侍,头部皆剥落,似属人为凿毁;上首另有一小巧石龛佛像。右下一幅牛驾车辇,车盖豪华,旁有一女侍驾车,车辇两侧,各列八位侍女。右上有发愿文,保存完整,文曰:
延昌四年,岁在乙未八月辛未朔十四日,境内水(或“川”字)口村人酒德尒、酒平女、酒文宗、酒角鵄等,发心造石像一塸。上为皇帝陛下,太皇太后,诸公群臣,宰守令长,率土人民,普同斯福。
文前刻“郎壁梓匠田怀信、田怀瑜”,文后列有造像供养人名单,至少人,13种姓氏,其中酒姓55人。见有酒德尒、酒平女、酒文宗、酒角鵄、酒山喜、酒龙喜、酒安平、酒安仁、酒志永、酒元、酒万寿、酒兰德、酒角、酒道等。发愿文称“境内水口(或“川”字)村”者,“水口”或谓“川口”,指县河汇入沁河之处,意即河口,即西城村所在的沁水郑庄河头村。即谓川口村者,亦意指水口。造像供养者可能多为郑庄河头西城村及周边酒姓居民。另外,今沁水县苏庄乡尚有川口村,北距郑庄镇河头西城村约20余里。
石刻中的“延昌(年-年)四年岁在乙未八月辛未朔十四日”,为北魏宣武皇帝年号。北魏是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在中原建立的*权,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初为代国王族。西晋太元十一年(年)正月,拓跋珪在牛川(今内蒙古锡拉木林河)即代王位,建元登国。四月,称魏王,改国号大魏,史称北魏,共历二十位皇帝,享国年,牛川为北魏拓跋氏龙兴之地,
《魏书》卷二《太祖纪》:“登国元年(年)春正月戊申,帝即代王位,郊天建元,大会于牛川。”
《山西通志》卷六十一《帝王》:北魏太祖道武帝珪,“登国元年春,即代王位,居(幸)定襄之盛乐,郊天,建元,大会于牛川。夏四月改称魏王,皇始元年,始建天子旌旗,出入警跸”。
北魏崇尚佛教,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等,皆为北魏所建,各地也频兴造像刻碑盛事,佛教活动十分昌盛。
宣武帝拓跋恪为北魏第八代皇帝,孝文帝拓跋宏次子,母为文昭皇后高照容。太和七年(年)生于平城宫(位于今山西大同)。太和二十三年(年)即位于鲁阳(今河南鲁山县)。在位期间,由“六辅”秉*,扩建洛阳城,南取益州,北攻柔然,疆域空前拓展,国势盛极一时。又继承父志,推行汉化,笃信佛教。曾经遵照君父孝文帝遗诏,取消“子贵母死”制度,追尊皇母高照容为文昭皇后,将孝文帝嫔妃全部送归家中,甚是令世人赞叹。延昌四年(年)正月,宣武帝驾崩,在位16年,终年33岁,庙号世宗,谥号宣武皇帝。
宣武帝驾崩,孝明帝拓跋诩继位,尊宣武帝皇后高氏为皇太后,尊生母宣武帝妃子胡氏为皇太妃。孝明帝年幼,胡氏逼高氏皇太后出家为尼,自尊为皇太后。孝明帝庙号肃宗,《魏书》卷十三《后妃传·宣武灵皇后胡氏》:“及肃宗践阼,尊后为皇太妃,后尊为皇太后,临朝听*。”故而,有学者认为,《柳木崖北魏石刻造像》发愿文中“太皇太后”,应指宣武帝与胡太后。
宣武帝英年早逝,远在沁河岸边西城村百姓,尤其是酒姓人家,缅怀悼念宣武帝,遂做此石刻造像,并在宣武帝驾崩4个月后的“延昌四年八月”,完成石刻造像,以寄哀思。同时,还可以联想到晋静公后裔酒姓人家,在先祖晋静公生活过的沁河岸边西城村,主导了这次佛教石刻造像活动,是否含有怀念先祖晋静公的意味呢?此时,上距晋静公(前年)离开西城村“端氏聚”,已经年过去,晋静公的后裔,还坚持生活在西城村及周边地区。晋静公地下有知,也算是千古不朽有流芳千古了。
沁水郑庄西大村另有一通北魏《千佛造像碑》,北魏延昌二年(年)造。上刻72石龛,内各一尊佛像。佛像石龛左右两侧刻有发愿文,字迹剥蚀不清,隐约可以辨识出造像供养者多达48人,其中酒姓33人,见有:
酒咸诚、酒伯诚、马君林、酒畔诚、酒贰、郎焕、马元立、酒文广、酒首*、酒天寿、酒兴生、酒川买、酒文双、酒建、酒山保、酒兰德、酒霸龙、酒美介、酒天副、谢连、酒元光、酒民成、旬山胡、酒保、马舍芝、酒双成、兰征、林宋诚、马惠蛇、酒朴、酒小香、酒随山、林洪芝、酒文珠、酒文盛、马谱昌、王突、酒半爪、马页熙、酒文龙、王小兴、酒文乐、林罗兴、酒进生、酒角鴲、酒角象、酒万喜、酒角韦等。
造像供养者可能多为西大村及周边居民,西大村位于沁河北岸,西距西城村10里。与西城村《柳木崖北魏石刻造像》比较,西大村《千佛造像碑》所列造像供养者名字中,有重复用字者,如“诚”“文”“角”“山”等字,可能是同辈酒姓人家;而“酒角鵄”与“酒角鴲”,是否是一个人名的误刻?“鵄”字之意,实在不适合于用作人名。
笔者在沁水境内,先后发现多处(通)佛教造像或碑刻,都有酒姓人家的参与。沁水端氏北魏神龟三年(年)《吕黑成酒文知合镇邑四十人造像碑》,题记“建兴郡端氏县水碓升合村邑子造像碑村”,正面题“斋主吕黑成”“开明主酒文知”,意即这次佛事活动是吕黑成与酒文知主导搞起来的。背面题“邑子”40人姓名,其中吕姓23人,酒姓7人等。
沁水郑庄镇石室村金大定二十七年(年)《重修五岳基阶记》题记:“郎壁村酒绎撰并书。”沁水龙港镇常柏村北山岗汤帝庙殿前两根石柱题记:“時大金承安五年(年)岁次庚申九月上旬日功事”,“施石柱人等酒晒、须生、郭双、元永。”沁水境内其他与酒姓人家相关的佛教造像或碑刻还有:
沁水龙港镇王寨村三国曹魏太和十一年(年)《千佛造像碑》
沁水固县乡云首村北魏延昌二年(年)至熙平元年(年)《后托盘摩崖石刻造像》
沁水龙港镇木亭村北魏《千佛造像碑》
沁水郑庄镇吕村佛庙庄北齐武平七年(年)《摩崖石刻造像》
沁水龙港镇木亭村北齐《六佛造像碑》
沁水龙港镇木亭村唐代《三佛造像碑》
沁水郑庄镇龙渠村隋唐《千佛造像碑》
沁水端氏北宋开宝六年(年)《端氏县大义村尊宿和尚无表舍利塔及铭文》
明嘉靖十八年(年)《泽州沁水县上木亭庙创建两廊记》
清嘉庆六年(年)《柳沟老君庙重修碑记》
如此多的酒姓人家频繁参与甚至主导佛教造像或刻碑活动,几乎覆盖了北朝至明清的古代社会。值得思考的是,在古代沁水可能有一个酒姓家族,专门从事佛教造像或刻碑活动,而以北魏、北齐二代居多,这是个什么家族呢?
年9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与山西大同大学在北京联合召开“北朝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云冈文化论坛”年会,并出版论文集《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新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收入日本龙谷大学北村一仁先生论文《北魏东魏时期端氏县酒氏家族的佛教造像事业》。据北村论文: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存有一通东魏兴和四年(年)《僧恩造像碑》,在同馆编辑的《佛教雕刻》一书中,收有《僧恩造像碑》照片、拓片、录文。北村论文公布了《僧恩造像碑》的重录碑文,依然较多缺字缺行,而且较为繁杂,兹仅节录相关碑文:
邑师(延业)寺主□□安平□□都僧恩……
(起)像主龙骧将*西河令陈天护……
(南)面左相上坎佛(主)前郡主酒延(祚)……
四面大像主内*人龙骧将*督濩泽人(柒)□……
大像主敦煌人□□□□前郡中正酒买(愿)命……
开明主敦煌人□□郡孝司徒胡公下郎中四门□□……
前郡中正酒□□生……
士泾州长吏督□□□□□□太守酒小雅愿命……
南面右相迦叶主酒(景昇)……
大魏兴和四季岁在庚戌(笔者:应作“壬戎”)日次析木□……
村并汾晋雍四州诸人等敬造石像一区□……
维那西河□……
教化都邑主前祭酒从事郡功曹酒贵□□……
前平安郡中正张显功……
前郡都邑主晋州人镇西府长史常龙□□……
维那前郡中正酒延明……
维那平(安郡)中正酒□□标……
维那前安平郡主酒长强……
除上述碑文所题地名外,碑文其它地名还有西道大行台、南绛郡、赵郡、建州、武乡、相州、山阳等地名。北村先生认为:这通碑刻发现的地方不明,“但在碑文中有许多酒姓的名字,还有很多建州、安平郡、‘濩泽人’等的地方官吏,所以推测这通碑刻也制作于建州安平郡(沁水县端氏)。”而且“在碑文上有46人的名字,其中酒姓12人,8个当地的地方官吏(包含前任者),所以立碑半数左右是与酒姓和与安平有关系的人。”北村先生因此推测:“这次事业是在晋城西部、临汾南部、运城东北部的三市交界地区的人们共同参加的。”其实,这通碑刻发现的地方并不难解决。这场佛事的“邑师”是“延业寺主□□安平□□都僧恩”,“起像主”是“龙骧将*西河令陈天护”,即这场佛事的主持者是安平郡(治端氏)延业寺主持僧恩与西河县令陈天护,而其他官员多属“前郡都邑”前任,或周边郡县的官员。
这就是说,西河令陈天护是以东道主身份主导这场佛事活动的。那么,东魏兴和四年(年)《僧恩造像碑》,就应该在西河县境内,而西河县正好处于“晋城西部、临汾南部、运城东北部的三市交界地区”,即今沁水县西35里的西河村。延业寺具体位置不详,应该在端氏县境内。
西河县在北魏时曾经是沁水县境西部一个县,西河县令陈天护不见史载,沁水历代县志也未见记载。东魏兴和四年(年)《僧恩造像碑》可补沁水史阙,史料较为珍贵。
北魏时在沁水东部地区设端氏县,隶属安平郡(治端氏),在沁水西部地区设东永安(今山西沁水县西三十里固镇村)与西河(今山西沁水县西三十五里西河村)二县,隶属泰宁郡(治东永安,沁水固镇村)。《魏书》卷一百六《地形志》记:“安平郡,领县二:端氏、濩泽。泰宁郡,领县四:东永安、西河、西濩泽、髙延”。
《僧恩造像碑》中记载“有46人的名字,其中酒姓的12人”,其中有二位“敦煌人”,其一为“大像主敦煌人□□□□前郡中正酒买(愿)命。”因此有学者认为,北朝以来在沁水端氏及周边地区专门从事佛教造像或刻碑活动的酒姓家族,是鲜卑族,北魏(年--年)正是鲜卑族拓跋氏在中原建立一个王朝。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张颔在《晋阳学刊》年1期发文《古代少数民族在今山西遗踪杂拾》:“晋南芮城一带有奇姓‘酒’氏,国内少见。在山西沁水端氏,有北魏延昌四年摩崖造像石刻,在供养人像浮雕后半部刻有‘酒万寿侍佛’字样,并有酒姓一家人的名字,可知酒姓应该是鲜卑族的姓氏”。
林晓阳、刘文涛在《书法》年6期发文《柳木崖北魏造像记书法特色及相关问题初探》:“《造像记》中的像主、发愿人中,以酒姓居多,应视为此造像的兴建就是以酒姓家族为主导的。酒姓在我国姓氏中较少见,今在晋东南沁水、阳城等县域内还有此姓分布。文中提到的川口村,应该是当时酒姓的一个聚居点,张颔先生考沁水的这支酒姓为鲜卑族姓氏,本文姑从之”。
关于酒姓的起源,确实有一支“源于匈奴在肃州酒泉郡因凿井水味如酒而以其俗为姓者”的酒氏。所以,几位学者认为北朝以来活动在沁水端氏及周边地区的这个酒姓家族是鲜卑族人,是有道理的。不过,古代沁水端氏及周边地区,对于酒姓家族来说,是一个很特殊很敏感的地区,即被天下酒姓共同尊奉为得姓始祖的晋静公姬俱酒,就曾生活在《柳木崖北魏石刻造像》隔河相望的沁水郑庄河头西城村“端氏聚。”故而,笔者虽不能排除北朝以来活动在沁水端氏及周边地区酒姓家族是鲜卑族人的说法,却宁可相信这个酒姓家族是晋静公姬俱酒的后裔。
从上述佛教造像与碑刻资料来看,做为晋静公后裔的酒姓人家,可能在晋静公被贬为庶人,被迫离开沁水西城村“端氏聚”,北迁屯留之后,就一直生活在沁水端氏及周边地区。但是,除古代沁水诸多佛教造像与碑刻中,频见酒姓家族活动的踪迹外,而在古代沁水的历史文献中,却很难见到酒姓人家的相关记载,尤其是近代社会以来,尚未发现沁水曾有酒姓人家。
在临近沁水的阳城城北,一个名叫“酒庄”的村子。据阳城有关文史爱好者介绍,酒庄曾有一通古碑记载,酒庄在北宋时期,居民皆为酒姓,故称酒庄。北宋以后,酒姓人家陆续外迁,至今酒庄已无酒姓,古碑也不知去向。
而在阳城县南有个白桑乡、蟒河镇。白桑乡通义村至今多酒姓,与侯、孙、常构成通义村四大家族。通义村酒姓人家相传,他们的酒姓是从酒庄迁来的。岁月既久,有诸多酒姓人家迁至蟒河镇。所以,当今阳城的酒姓,多集中居住在白桑乡与蟒河镇,而山西的临汾、晋城二地,都有酒姓人家,他们都是晋静公的后裔。
来都来了点个赞再走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