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改革,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治责任,是发挥我省生态文明改革“试验田”作用的重要举措,也是破解体制机制瓶颈制约、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内生需求。
福建是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近年来,全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福建等试验区要突出改革创新,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为其他地区探索改革的路子”的嘱托,深入探索、创新突破,涌现出一批示范引领、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
为更好激发改革创新活力,推动跨系统改革成果的相互衔接和系统集成,构建全尺度、多领域衔接的环境治理长效制度体系,“福建生态环境”*务新媒体平台现推出全新栏目“改革进行时”,选登一批改革创新案例,供各地学习借鉴。
高级版绿盈乡村——沙县俞邦村,绿荫如盖,
溪水绕村,美丽宜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要推进老区苏区全面振兴,倾力支持老区苏区特色产业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保障等。”
作为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策源地,三明市整合各方资源多元共治补短板惠民生,通过金融授信惠农兴村,让乡村美丽生态变成“摇钱树”,田园风光成为“聚宝盆”,全市70%的行*村达到绿盈乡村标准,探索出一条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新路径、新机制。
一、坚持*府引导、共建共享,让金融机构“动起来”针对绿盈乡村建设资金投入收益低、见效慢,社会资本投入意愿不足问题,省市协调联动,探索搭建绿盈乡村与绿色金融合作平台,有效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绿盈乡村建设。
一是强化目标引领。成立省、市、县三级乡村生态振兴专项小组,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目标,构建农村饮水安全、村庄绿化美化、生态茶(果)园建设、海水规范养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黑臭水体治理、生态投入机制等29项表征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的量化指标,引导乡村增添产业发展、生态振兴内生动力,扩大绿色金融需求空间。
二是固化协作机制。三明市建立“*银担”模式的绿色金融风险资金池,市生态环境部门与当地的中国农业银行签订金融支持绿盈乡村建设合作协议,建立工作对接、信息共享、联合宣传“三项机制”,发挥农业银行服务“三农”优势,在建设项目、产业、农户以及资金融通、金融产品服务等多领域开展合作,5年内为三明市绿盈乡村建设提供不低于20亿元人民币的绿色信贷金融支持。不断拓宽金融服务绿盈乡村的广度和深度,年实现高级版村庄金融服务全覆盖,年实现绿盈乡村全覆盖。
三是实化服务机构。三明市率先组建绿色金融服务中心,中国农业银行三明分行配套建立以专门机构、专门窗口、专业队伍、专有产品、专门机制“五专”为架构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在各分中心、乡镇营业网点设立1个以上“绿色金融”服务窗口并配备专业人员,加快实现全市所有乡村绿色金融服务全覆盖。
绿色金融助力“绿盈乡村”签约仪式
二、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让金融服务“活起来”针对不同生态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的绿盈乡村,三明创新“绿盈乡村”贷,量身定做绿色金融产品组合,“一村一品”实施精准支持举措,将金融活水引入“田间地头”。
一是服务环境改善助“村美”。通过绿色债券、绿色租赁、绿色基金等多类别金融服务,以生活污水垃圾治理、黑臭水体整治、房前屋后整治等环境提升项目为重点,捆绑打包文旅康养、旅游交通、村落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项目,“肥瘦搭配”,形成农村环境保护资金投入长效模式。
二是服务村民增收助“民富”。推出惠农e贷、农村生产经营贷、农户小额贷、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等产品,重点支持村民开展绿色种植、绿色养殖、绿色农产品加工等创业,对单户农户信用贷款最高授信额度20万元,对乡村振兴带头人信用贷款最高授信额度30万元,农户贷款利率最低执行同期LPR,同时试点推行农村青年创业绿色贷款贴息*策。
三是服务产业发展助“业兴”。推出惠农兴村贷、乡村振兴园区贷,重点支持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等农村组织集体发展生态特色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绿色产业,支持重点工业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区、农产品加工园等园区运营建设,并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服务力度。年一季度,中国农业银行三明分行绿色金融贷款余额32.28亿元,较年初增长10.93%,高出全行各项贷款增幅7.74个百分点。
三、坚持生态优先、普惠导向,让金融效益“绿起来”针对引导乡村正确使用绿色信贷,省市建立动态化、多元化的引导促进机制,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让绿色金融既产出经济效益,也产出更多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是创新智慧管理机制。依托生态云平台,建设全省绿盈乡村服务系统,汇集乡村生态环境等多源信息,建立环境治理“一村一档”,实现对乡村“立体透视”和动态管理;三明市衔接建立绿色金融激励引导机制,建设绿色产业、企业、项目识别数据库,构建绿色金融服务成效评估体系,推动乡村环境保护与资金投入相向而行。
二是创新一线帮扶机制。统筹业务骨干和技术专家,相对固定挂钩镇村,深入基层调研服务,对乡村短板弱项“把脉问诊”;各地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制度等抓手作用,指导帮助乡村拓宽绿色发展思路,完善绿色发展规划,协同推动成果转化服务。
三是创新村民参与机制。深入开展绿色建筑、绿色学校等创建活动,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规范作用,引导村民绿色生产、生活、消费观念转变;建立环境污染有奖举报制度,畅通公众监督渠道,定期将存在的问题推送基层,让村民清楚短板弱项、整治方向,主动参与绿盈乡村建设,将“微行为”汇聚成“众力量”,让村民切实感受到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的获得感幸福感。
泰宁县音山村高级版绿盈乡村全景
编辑:福建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