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地理语言学徐媛ldquo荸荠r
TUhjnbcbe - 2021/5/12 14:53:00
“荸荠”名称的历时演变和地域分布一

徐媛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湖北武汉,

内容摘要:荸荠是一种水生植物,在我国先秦时期就有记载。“芍”是荸荠最古老的名称,此外在历代文献中都有关于其不同名称的记载。本文以荸荠的异名为切入点,一方面结合古代方言、古汉语材料探寻其各个异名的本义、引申义及其历时演变,厘清义项线索,梳理词义来源,并试图解决所存在的争议。另一方面,通过梳理荸荠在当今各地方言中的使用情况,研究其现代的分布状况,更加深入地探寻荸荠异名的规律和特征。

关键词:荸荠;乌芋;异名

荸荠,为莎草科荸荠属水生植物,荸荠地下匍匐茎先端膨大的球茎,球茎扁圆球形,表面平滑,老熟后呈深栗色或枣红色,有环节3~5圈,并有短鸟嘴状顶芽及侧芽,肉为白色,质地脆嫩,多汁而甜。荸荠异名众多,从其形态、色泽以及生物特征等各角度产生不同的称谓,《中国植物志》以“荸荠”为正名。本文拟从历时演变和地域分布两个角度对荸荠的众多异名进行梳理,以深入了解其命名源流和理据。

一、古代文献中记载的荸荠名称

(一)名称探源

我国关于荸荠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尔雅》中。《尔雅·释草》:“芍,凫茈。”[1]“芍”是野生“荸荠”最古老的名称。关于“芍”这一名称,除了《尔雅》中有简单记载,其他古文献鲜有提及。究其命名理据,笔者查阅相关文献,也仅在《尔雅诂林》中寻得两处。一处为《义证》:“芍,《周礼》所谓深蒲是也。芍,礿也,夏祭也。用为加豆之实,故名芍。”[2]另一处为《*侃音训》:“芍之言亦旳也,芍药、凫茈其肉皆白,故同得芍名。”[3]这两种解释孰是孰非,亦或二者皆非,未有得到证实,但笔者更倾向于祭祀之说。“芍”又名“凫茈”,《尔雅·释草》:“芍,凫茈。”郭璞注:“生下田,苗似龙须而细,根如指头,黑色,可食。”“凫”是一种水鸟,《尔雅翼·释草六·凫茨?:“凫茨生下田中……名为凫茈,当是凫好食之尔。”[4]这里认为“凫茈”指的是这种水鸟所喜欢的吃的东西。《本草纲目·果部·乌芋》亦载:“凫喜食之,故尔雅名凫茈。”[5]后世很多学者在解释“凫茈”得名时都延用这种说法。但是除“凫茈”外,以“凫”命名的植物词还有“凫葵”。《本草纲目·草部·莕菜》:“恭曰:凫葵即荇菜也。生水中。颂曰:处处池泽有之。叶似莼而茎涩,根甚长,花*色。郭璞注《尔雅》云:丛生水中。”:“凫喜食之,故称凫葵。”[6]由此可知,“凫葵”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凫所喜食的植物,类似于“凫茈”的命名方式。因此以“凫”命名未必一定是“凫喜食之”,或许可以认为是彰显其生于水中。“凫茈”即表明其是一种水生植物。《齐民要术》引樊光注云:“泽草,可食也。”[7]“泽草”即水生植物,印证了上面的说法。

《说文解字·草部》:“茈,茈草也。”段玉裁注:“古紫、茈通用。”[8]《说文通训定声》云:“《尔雅》:‘芍,凫茈’……初生亦紫色,老则黑。”[9]郭璞注“黑色”是因为“凫茈”生长过程由紫到黑,初生为紫色,老了则变黑。因此,“凫茈”之名应是“一种紫色的水生植物”。“凫茈”后又谐音为“凫茨”,《说文解字》:“‘茈’,从艸此声。将此切。”“‘茨’,从艸次声。疾兹切。”“茈”“茨”音相近,《本草纲目·果部·乌芋》:“凫茈音庛,凫茨音瓷。”[10]凫茈在《后汉书》中还写作“符訾”。《后汉书·刘玄传》:“王莽末,南方饥馑,人庶群入野泽,掘凫芘而食之。”[11]

(二)荸荠名之由来

《本草衍义》:“乌芋,即经中凫茨,以其凫喜食之,茨草之别名,故俗谓之葧脐,语讹耳。”[12]《本草纲目·果部·乌芋》记载:“乌芋,凫喜食之,故《尔雅》名凫茈,后遂讹为凫茨,又讹为葧脐。盖《切韵》凫、葧同一字母,音相近也。”[13]段玉裁注《说文解字》中亦云:“今人谓之葧脐,即凫茈之转语。”[14]从这些相关文献中可知“葧脐”之音是由“凫茨”之语音转化而来。然而在很多方言中“葧脐”的发音和“肚脐”相同或相似,且葧脐果实下端中央形似肚脐。关于这一点,魏刚强在其论文《“荸荠”考》中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平遥话“肚脐”叫“脖脐”,又叫“肚脖脐”;万荣话叫“不脐窝”,似可记作“脖脐窝”;西安话叫“脖脐窝儿”;西宁话叫“蒲脐眼”,也就是“脖脐眼”。此外,很多方言中“荸荠”的“荠”发音虽然各不相同,但是都跟方言中“肚脐”的“脐”发音一致。“金华话‘荸荠’(蒲荠)的‘荠’今读阳平,跟‘肚脐’的‘脐’同音;长沙话‘荸荠’的‘荠’读阴去,‘肚脐眼’的‘脐’也读如阴去;贵阳话‘荸荠’的‘荠’读阴平,‘肚脐眼’的‘脐’也读如阴平;黎川话称‘荸荠’为‘马丝’,‘肚脐眼’为‘肚胔眼’。‘马丝’的‘丝’和

‘肚胔眼’的‘胔’可以看作是同音字。”[15]此外湖北方言中武汉话将“荸荠”读作“蒲荠”,和金华话类似,“蒲荠”的“荠”读阳平,跟‘肚脐’的‘脐’同音。从这些方言中可以清楚看到“葧脐”一词和“肚脐”在语音和形状方面的相关性,因此从“凫茈”到“葧脐”的转变可能不仅仅是简单的语音讹化,其中存在一定的造词理据,“葧脐”之名应是音、形共同作用的结果。

“葧脐”又如何演变为“荸荠”?“葧脐”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的《本草衍义》中,而关于“荸荠”的最早记载出现在明代王世懋的《瓜蔬疏》中。书中云:“荸荠吴中最盛,远货京师,为珍品,色红嫩而甘者为上。”可知明代便有“荸荠”这种写法。中国民俗专家杨荫深先生在其《事物掌故丛谈·谷蔬瓜果》中写道:“荸字实新造,荠则系借用,即由葧脐二字改变而来,但取音似,实无意义可言。”[16]“荸”是新造字,由“葧”的字形转变而来,该字专门用来命名“荸荠”,再无其他用法。“荠”是由“脐”的肉字旁变成草字头,“荸荠”二字已很难看出它与“肚脐”的关系,我国蔬菜专家颜纶泽在其《蔬菜大全》中将“葧脐”列为正名,认为其最符合造词理据,但“荸荠”二字突出了植物从草的特性,因此成为正名沿用至今。根据“荸荠”的谐音,还衍生出一系列相关的异名,如“苾荠”“鼻荠”“铁葧荠”“南荠”“南鼻荠”等。这里的“铁”是从其色泽角度来命名的,而“南”则指荸荠盛产于南方水泽地区。

(三)何为乌芋?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凫茈的地下茎逐渐膨胀,变成扁球状,此时又被称为“乌芋”。这里的“乌”指黑色,“芋”表示大的意思。《说文解字》云:“芋,大叶,实根骇人,故谓之芋也。”[17]这里的“根”指地下茎。《名医别录》亦载:“乌芋……一名藉菇,一名水萍。”[18]这里提到的“葃菇”“藉菇”就是今天的慈姑。我国古代很多医学文献中都出现过“乌芋”的名称,但指称对象并不相同。比如《名医别录》《新修草本》《千金翼方》《证类草本》中所记载的“乌芋”从形态特征、生态环境、收采时节及主治功效等方面看应为“慈姑”。而《图经本草》《本草衍义》《本草求真》《本草从新》中的“乌芋”应该指“荸荠”。同一词在不同文献中所指对象不同,是同名异物还是误称?首先我们要弄清何为慈姑?慈姑是一种和荸荠相似的水生植物,在历代许多文献中慈姑和荸荠常相混淆,究其原因有四:其一,二者生长环境相似,都主要生长在南方,北方少见,且皆生水田中。段玉裁认为:“二物皆生水田中,故合为一类。《广雅》通例如此,《齐民要术》《太平御览》引此皆在芋条下。”第二,从外形看二者有几分相似,《古今韵会举要·支韵》:“又茈菰,似凫茈而白。”荸荠、慈姑都有地下球茎,且慈姑像长了芽的荸荠。第三,二者发音有相似之处。“慈姑”又称“葃菇”“藉菇”“茨菇”。王念孙在《广雅疏证》中曰:“葃菇、茨菇正一声之转矣。”[19]“茈”“茨”读音相近,“凫茈”后世又讹为“凫茨”。《本草纲目·果部·乌芋》曰:“陶、苏二氏因凫茨、慈姑字音相近,遂致混注。”[20]第四,二者异名有重叠之处。例如慈姑又叫“河凫茈”“白地栗”,四川地区将凫茈又称作“红慈姑”。这种现象在方言中比较突出。例如在湖南地区把“荸荠”称作“慈菇”是非常普遍的叫法,笔者对湖南长、株、潭以及永州、邵阳等地进行调查,当地人大部分都认为“荸荠”“慈姑”为一物,且只知“荸荠”未见“慈姑”。正是由于慈姑少见,当地人才会将“慈姑”之名用以“荸荠”。然而在湖南郴州既有荸荠又有慈姑,为区分二物,郴州方言称慈姑为“白慈姑”。

由于以上四个原因,荸荠、慈姑二物历来存在纠结,但实际上二者十分容易区别:从植物叶子来看,荸荠叶片退化,而茨菰叶片像箭头;从果实颜色看,荸荠成熟后呈深紫色或黑色,而茨菰成熟后呈*白色或青白色;从食用方法和味道看,荸荠既可作为水果,又可算作蔬菜,既可生吃,又可煮食,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茨菰不能生吃,煮熟如芋,且略带苦味。

那么“乌芋”究竟所指何物?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曰:“藉菇生水田中。叶有桠,状如泽泻。其根*,似芋子而小,煮之可啖,疑其有乌名。今有乌者,根极相似,细而美,叶乖异状,状如莞草,呼为乌茨,恐此非也。”陶弘景不但准确地描绘出了慈姑的形态,还指出其不应有“乌”名,即认为慈姑不是乌芋。李时珍也认为“乌芋”当指“荸荠”。?本草纲目·果六·乌芋?:“乌芋,其根如芋,而色乌也,凫喜食之,故《尔雅》名凫茈。后遂讹为凫茨,又讹为荸荠。”同时还指出:“乌芋、慈姑,原是二物,慈姑有叶,其根散生,乌芋有茎无叶,其根下生,气味不同,主治亦异,而《别录》误以藉姑为乌芋,谓其叶如芋。陶、苏二氏因凫茨、慈姑字音相近,遂致混注,而诸家说者因之不明,今正其误。”李时珍解释了“乌芋”的命名理据,同时还明确指出《名医别录》等文献所述有误,乌芋应指荸荠而非慈姑。虽然此后各家多从李氏之言,但到了清朝争论仍然继续。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持乌芋即慈姑的说法;《清稗类抄》则把乌芋归在荸荠的头上;《辞源》中“乌芋”词条包括慈姑和荸荠;杨荫深在《事物掌故丛谈·薯芋荸荠》中写道:“就字义而论,慈姑实类芋,但其色不乌;荸荠实不类芋,但其色却乌,今植物学家多从李说,以乌芋为荸荠的。”齐如山在《华北的农村》一书中用最清晰的文字来辨明:“茨菰形圆而尖如桃,色白,不能生吃,煮熟如芋,且稍带苦味;荸荠形圆而扁,有如人之肚脐,故肚脐亦名荸脐。”[21]此外,乌芋生活在水中,后又衍生出“水芋”的名称。

(四)古代文献中的其他异名

《本草纲目·果部·乌芋》中还列出其他异名:“黑三棱《博济方》,地栗《郑樵通志》……三棱、地栗,皆形似也。”荸荠皮色为紫黑色,其芽嘴呈三棱状,又称“黑三棱”,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荸荠老熟后有环节3~5圈[22],故得名。

二、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常见异名

荸荠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十分突出,种植范围广泛,方言异名众多,本文以许宝华、宫田一郎的《汉语方言大词典》和李荣的《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为线索,并结合自己的方言调查,从共时角度列出以下方言异名,并列出各异名的使用范围:

马蹄:(1)西南官话,如广西桂林、柳州;(2)客话,如广东惠州;(3)粤语,如广东广州、新会会城、恩平;(4)闽语,如福建光泽、海南琼山;(5)平话,如广西南宁。

马荠:(1)赣语,如福建建宁、泰宁;(2)客话,如江西瑞金,福建武平、永定下洋、明溪,广东惠州、梅县、东莞清溪;(3)粤语,如广东广州、斗门、江门白沙、新会会城、台山台城、恩平;(4)闽语,如福建邵武、沙县、三明、顺昌,也作“马脐”。

尾荠:闽语,如福建顺昌埔上、厦门。

尾梨:闽语,如福建福州。“尾梨”为厦门话“尾荠”的语音讹变[23]。

田荠:粤语,如广东东莞。

荠米:西南官话,如湖南安乡等。

米荠儿:江淮官话,如湖北广济。

荠子:(1)江淮官话,如安徽芜湖;(2)吴语,如安徽铜陵;(3)赣语,江西波阳。

钱爽:闽语,如海南琼山。

钱葱:钱葱是闽方言的说法。

葱藕:闽语,如福建漳平。

田苏:闽语,如福建永春。

门枝:闽语,如福建松溪。

母梨:闽语,如福建宁德。

莳栗:闽语,如福建福安。

某荠:闽语,如福建福鼎。

美荠:闽语,如福建厦门。

莓荠:官话,如福建南平;闽语,如福建*和。

莓莳:闽语,如福建福州、莆田。

梅齐:闽语,如福建建瓯、顺昌。

麻荠:(1)闽语,如福建将乐。(2)西南官话,如湖南宁远。

蒲夷:吴语,如浙江余姚。

部夷:吴语,如浙江绍兴。

部荠:吴语,如浙江*岩、永康。

菩荠:吴语,如浙江苍南金乡、平阳。

部叙:吴语,如浙江金华。

蒲荠:(1)江淮官话,如江苏盐城、淮阴;(2)吴语,浙江温州、宁波;(3)湘语、湖南长沙。此外在湖北方言如武汉话中“荸荠”也念“蒲荠”。

蒲蒜儿:西南官话,如四川达县等。

荸子:赣语,如江西新余。

泽梅:赣语,如江西永修马口。

荸西:(1)冀鲁官话,如山东莘县、聊城;(2)中原官话,如河南洛阳。

荸球:西南官话,如湖北宜昌、荆门、天门等地。因荸荠果实似球形,因此得名。

荸荠公、荸荠嫲:福建邵武方言。

荸粒子:(1)湘语,如湖南衡阳;(2)赣语,如湖南耒阳。

鼻丢:赣语,如江西永修。

慈姑:(1)西南官话,如四川成都、仁寿;(2)客话,如四川西昌。

糍果儿:西南官话,如四川奉节。

土栗:江淮官话,《通雅》:“凫茨,今曰蒲荠或曰荸荠,江北人曰土栗。”

地荠:胶辽官话,如山东安丘、诸城。

地栗:(1)胶辽官话,如山东胶县等。年《增修胶志》:“凫茈曰地栗。”(2)吴语,如上海松江、崇明、江苏海门。《沪谚外编》:“扦光地栗嘴里搭。”

地梨:(1)东北官话,如黑龙江齐齐哈尔、吉林通化、白城;(2)北京官话,如北京、内蒙赤峰;(3)冀鲁官话,如河北中东部;(4)胶辽官话,如山东烟台、荣成;(5)中原官话,如河南信阳、江苏赣榆;(6)晋语,如内蒙集宁;(7)吴语,如上海嘉定、江苏苏州、浙江嘉兴。

水栗:(1)吴语,如浙江泰顺;(2)闽语,如福建寿宁。

糖梨:中原官话,如山西曲沃。

地勃四:吴语,如浙江衢州。

根据以上所列荸荠的各地方言异名可以发现,这些名称中大部分都包含特定的语素,以下将异名所包含的特定语素进行分类,如下表所示:

从以上异名的词形分类表格中将荸荠的异名分为五大类,并从中可以看出荸荠的异名虽然数量很多,但是还是很有规律的。除了一些特殊的名称,这些方言异名主要包含四个语素——“荸”“荠”“葱”“栗”,其中包含语素“荠”的异名最多,共21个,其次是“荸”类异名、“栗”类异名和“葱”类异名。此外还有几点需要说明:

第一,在荸荠的各方言异名中,A类和B类异名的数量最多(包含语素“荸”和“荠”),共计31个,占所列方言异名的64%。在前文中提到,“荸”字是新造字,“荠”字则借用“肚脐”的“脐”字,即由“葧脐”二字改变而来。而分别以“荸”和“荠”为语素的异名中,含“荠”的异名最多且字形相对比较稳定。而以“荸”为语素的异名中随着语音的演变,以及方言记音的讹误等方面原因,“荸”的字形出现多种改变。如异名“蒲夷”“蒲荠”“蒲蒜儿”中的“蒲”;“部夷”“部叙”中的“部”;“鼻丢”的“鼻”,(“鼻”音同“荸”,“鼻”有突出和隆起的意思);“地勃四”的“勃”等。“地勃四”的“勃”延续“葧脐”的“葧”音。而“蒲”“鼻”则是语音演变的结果,朱建颂在其《武汉方言概要》中写道:“荸,《广韵》未收,《篇海类编》音蒲没切,今北京音本读bo(博),变读bi(鼻)(见《国语词典》);而武汉音则读pu入声(见《汉音集字》),今因入声消失读阳平,仍写作‘荸’,不必另写作‘蒲’。”[24]此外,合肥、温州等方言中也读“蒲”音。关于“蒲”的发音,《唐本草》蒲公英,孙思邈《千金方》作“凫公英”,“蒲”为重唇音,“凫”为轻唇音;“茈”精母支部,“荠”从母齐部,都为齿头音,发音一致。“凫茈”和“蒲荠”的发音相似,由此可以推断,“蒲荠”应该不是“荸荠”的方言读法,是由“凫茈”之音转变而来。而“部”蒲口切,与荸的声母相同,发音相似,因此在一些方言中会以语素“部”来命名。

第二,C类异名以“葱”为语素来命名,这类名称在语音上和“荸荠”都没有关系,而是根据荸荠茎叶的外形来命名的。因此在一些地区被称为“钱葱”“荠葱”“葱藕”等。潮汕地区将马蹄(荸荠)称之为钱葱,这一名称主要是根据其外形特征而得名。荸荠生长在浅水田中,三四月长苗,茎直着往上长,根白嫩,形状如小葱。夏纬瑛在考释“钱葱”时引用翁辉东的《潮汕方言·释草木》解释道:“钱葱,其叶如管似葱,且地下块茎,扁圆如钱,故曰钱葱。”[25]此外潮汕地区又称荸荠为荠葱。

第三,D类异名以“栗”为语素来命名。包含语素“栗”的异名有“水栗”“地栗”“土栗”“莳栗”。这是因为荸荠生于水中,且其地下球茎形状如栗,故称“地栗”,吴瑞《日用本草》中曰:“小者名凫茈,大者名地栗。”不过现在已不做此区分。有趣的是“水栗”这个名称也可以在其他的语言中得到验证。例如英语中荸荠被称为waterchestnuts,英语中water为水,chestnut为板栗。同样的在德语中荸荠被称为wasserkastanien,德语中wasser为水,kastanien为板栗。“水栗”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荸荠的外形特征和生长环境的特点,因此显得极为贴切。另外“梨”和“栗”发音相似,因此在一些方言中用“梨”来为荸荠命名,实际上是“栗”的谐音演变造成的。如“地栗”又被讹称作“地梨”,由于荸荠似梨般脆甜雪白,因此“地梨”这一名称显得十分贴切妥当。

第四,E类异名是并不包含特定的语素的特殊异名,这类异名比较少,有“马蹄”“钱爽”“田苏”“门枝”“泽梅”“慈姑”“慈果儿”。总体上说明荸荠的异名的命名比较有规律性。例如荸荠又被称为“慈姑”“慈果儿”,慈姑本是一种和荸荠外形相近的水生植物,正是由于慈姑和荸荠外形相近,历代均有将二者混淆的现象,因此在方言中称荸荠为“慈姑”“慈果儿”也是由于当地对二者混淆而产生的异名,将荸荠称为慈姑其实是一种误称。此外前文提到湖南很多地方也将荸荠称为慈姑。这些地方荸荠、慈姑不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些地方少见,正如广东人很少见到雪,所以常将冰和雪混用,把“冰柜”称为“雪柜”。关于“马蹄”的得名,有人说是因其外形似马蹄,此言恐非尽然。语言学界比较通行一种说法是认为“马蹄”源自古侗台语。周振鹤、游汝杰先生在《方言与中国文化》一书中解释了这一观点:台语中表示水果类词语的通名是mak,以mak前置表示水果的名称,如柚子为mak7puk8,桔子为mak7kam1等。另一个表示果子的通名是ma,如辣椒为mama:n。“马蹄”中的“蹄”(音)在古台语中意指地下,因此“马蹄”的意思是“地下的果子”。然而对于这一观点,一些语言学者也提出了质疑,认为“马蹄”是汉语粤方言词汇,“某些侗台语的ma4tai2或ma4ti6其实是汉借词。”[26]随着时代的发展,“马蹄”一名成为荸荠最为人熟知的方言称谓,使用范围十分广泛,除闽、粤等地使用外,国际上也习惯使用“马蹄”这个名称。而“钱爽”则是从荸荠的外形和口感来命名的,因为荸荠的地下块茎扁圆如钱,且脆甜爽口而得名。而“田苏”“门枝”“泽梅”的命名理据暂不详。

第五,“荸荠公”“荸荠嫲”这两个异名既可归为A类也可归为B类。福建邵武方言中将蒂长的荸荠叫荸荠公,蒂短的荸荠叫荸荠嫲。这种命名方式是汉语的植物词命名中有一种十分有趣的现象,就是表示性别的语素后置现象,例如麻母。另外A类中的“马蹄”“马荠”、B类中的“尾荠”和D类中的“尾梨”四个异名具有相关性,这些异名的使用范围都在福建地区,“马荠”和“马蹄”中的“马”意思相同。而在厦门方言中,“尾”和“马”发音相同(《厦门方言词典》),因此尾荠即马荠,是马荠在方言中的另一种写法。

通过以上总结,荸荠在方言中的异名有四十多个,我们可以总结如下特征:

(1)荸荠方言异名多集中在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北方地区比较少,这和荸荠的种植区域有关。荸荠是水生植物,多生长在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异名较多的地区多集中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南几省,仅福建一省就有十七个异名,是荸荠异名最多的省份,这些地方正是荸荠大量种植的区域,而北方地区荸荠的种植和食用都比较少,由此可以看出一个词语在语言中用得多就细化、精致,使用得少则粗疏。

(2)在语音方面,邻近地区的异名发音比较相似,并相互影响。例如从方言区的使用范围来看,湖南、四川地区的异名“慈姑”“糍果儿”发音十分相近,而“慈姑”在上文中指出是和荸荠相似的一种水生植物,是对荸荠的一种误称,那么“糍果儿”极有可能是由“慈姑”的语音演化而来的。此外还有“马荠”和“马蹄”的使用区域十分相近,在粤语、客话、闽语的不同地区均有使用,由此可推断“马蹄”和“马荠”这两种发音之间应该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但这种影响的具体过程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3)在荸荠众多异名中,有一类异名是以词根加词缀的形式构成的,如江西新余等地称“荸子”,安徽芜湖和江西波阳等地称“荠子”,湖南衡阳、耒阳等地称“荸粒子”,四川达县称“蒲蒜儿”,湖北广济等地称“米荠儿”,四川奉节等地称“糍果儿”。这些异名中,“子”“儿”都是词缀,无实在意义。在从地图上的标注可以发现含词缀“子”和“儿”的异名分布在安徽、湖北、湖南、四川这四个相邻省,这四个省地理位置相近,都在我国中部地区,因此在植物命名上有相似性。其中以“子”为词缀的异名多在安徽、江西地区,而四川、湖北地区则多用词缀“儿”,尤其是四川地区,很多名称都以“儿”为词缀,这一特点在其他植物词的异名中也有体现。

(4)异名具有文化性,通过异名可以显示地域特征。植物命名可以有多角度,而不同的命名角度也可以彰显出一个地域的文化特征。例如福建地区荸荠的异名有“钱葱”“荠葱”“葱藕”,这些异名中都有一个“葱”字,而这种区别于其他命名角度的名称成为一种地域标志。福建是荸荠的高产地,人们很容易看到荸荠茎叶如小葱般径直向上生长的状态,查阅方言词典可以看到,所有关于荸荠的异名中,包含语素“葱”的只出现在福建方言中。此外,荸荠还被称为“土栗”“地栗”“水栗”,这些异名中都包含“栗”这个语素,荸荠的地下球茎形似栗子,因此在命名中突出外形似栗这一特征,并加以与生长环境相关的语素组成异名,而这种命名方式多出现在江浙一带,这种明显的区别特征也展现出一种地域文化特色。

荸荠异名众多,有的是根据地域特点的新造词,而更多的是在其他词的基础上语音演变而来的,这种演变有三个途径:

1.由正名演变而来

我国各地方言发音各具特色,在发“荸荠”这个音时,会受方音影响,受方音影响的词在特定人群中固定下来,便形成了新的异名。例如浙江*岩、永康方言中的“部荠”,“荸”音中的元音i变为u;还有冀鲁官话中的“荸西”,“荠”音中的辅音q变为x。

2.古称演变而来

江淮、上海、武汉等地将荸荠读作蒲荠,“蒲”为重唇音,“凫”为轻唇音;“茈”精母支部,“荠”从母齐部,都为齿头音,发音一致。“凫茈”和“蒲荠”的发音相似,由此可以推断,“蒲荠”应该是由古称“凫茈”之音转变而来。

3.由邻近方言名称演变而来

广东斗门、福建沙县等一些地方将荸荠称为“马荠”,如福建顺昌埔上、厦门等地称为尾荠。厦门方言中,“尾”和“马”发音相同,因此“尾荠”即“马荠”。另外在福建福州等地又将荸荠称为“尾梨”,这实际上是受邻近厦门方言的影响,为厦门话“尾荠”的语音讹变。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湖北方言及汉语方言语法比较研究”阶段性成果。

注释:

[1]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年,页。

[2]朱祖延:《尔雅诂林》,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年,第页。

[3]朱祖延:《尔雅诂林》,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年,第页。

[4](宋)罗愿著,石云孙点校:《尔雅翼》,安徽:*山书社,年版。

[5]武汉大学生物学系编写小组:《本草纲目简编》,湖北人民出版社,年,页。

[6]武汉大学生物学系编写小组:《本草纲目简编》,湖北人民出版社,年页。

[7](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缪启愉校释本)北京:农业出版社,年,页。

[8](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年,19页。

[9](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北京:中华书局,年,页。

[10]武汉大学生物学系编写小组:《本草纲目简编》,湖北人民出版社,年,页。

[11](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年,页。

[12]见姚振生、刘能俊、葛菲《本草纲目中乌芋的考证》,《时珍国药研究》年第1期,第1页。

[13]武汉大学生物学系编写小组:《本草纲目简编》,湖北人民出版社,年,页。

[14](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年,19页。

[15]魏刚强:《“荸荠”考》,《方言》年第3期,~页。

[16]杨荫深:《事物掌故丛谈·谷蔬瓜果》,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年,62页。

[17](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年,46页。

[18]见姚振生、刘能俊、葛菲《(本草纲目中乌芋的考证)》,《时珍国药研究》年第1期,第1页。

[19]徐复:《广雅诂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年,页。

[20]武汉大学生物学系编写小组:《本草纲目简编》,湖北人民出版社,年,页。

[21]齐如山:《华北的农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年。

[22]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总编辑地蔬菜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年,第11页。

[23]魏刚强:《“荸荠”考》,《方言》年第3期,页。

[24]朱建颂:《武汉方言概要》,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年。

[25]夏纬瑛:《植物名释札记》,北京:农业出版社,年,页。

[26]覃凤余:《“马蹄”源流献疑》,《方言》年第3期,~页。

本期编辑丨周楚玲

本期审读丨王雅茜

责任编辑丨老甘

投稿邮箱:jnufyzx

.
1
查看完整版本: 地理语言学徐媛ldquo荸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