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泰宁明清园明清园坐落于福建省泰宁县世界自然遗产地,是以传承和保护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古木雕精品为主的一家独具风韵的私家收藏文化大观园——民间收藏文化大观园、古屏风大观园和木雕文化大观园。明清园年建立,园主陈明青,现任“中国木雕艺术博物院”院长、鲁班文化研究创作中心主任、中国收藏家协会古典家具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三明市第十届*协委员,三明市工商联副主席。园区占地亩,主要有四大区:游览鉴赏区、交流交易区、修复加工区、休闲度假区。分四期建设:一、二期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5亿元,定位为中国民间明清文化大观园,拟打造以山水画卷长轴式古村落环境为背景、以馆藏文物观光鉴赏为基础、以穿越式深度体验明清时期民俗文化,融旅游观光、文化体验、休闲购物、影视拍摄和文创产品系列深度开发功能为一体的国家5A级文化型综合旅游景区。目前正在建设中。明清园是一家收藏展示古建筑和木雕艺术精品为主的民间收藏博物馆,体现了文化与收藏的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和旅游新亮点,是泰宁古城建筑艺术和人文历史的传承与延伸,融合中国传统的古典园林建筑格局和现代休闲文化产品的创意,将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建筑和收藏品融入泰宁的自然山水,形成独特的文化旅游景观,吸引了大量的专家学者到泰宁采风创作和交流,为泰宁旅游文化添加新的元素、注入新的活力,有力推动中国古建艺术的研究与发展,促进泰宁收藏品、古玩交易市场的发育发展,实现文化景观到文化产业的转型跨越。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主要景点有:石牌坊、司马府第、藏宝阁、德馨书屋、碧桂斋、聚贤堂、耕读堂等。忽地晴天作雨天,全无暑气似秋间。看看水没来时路,渐渐云藏望处山。风趁鹭鸶双出苇,浪催渔父尽归湾。一心准拟闲登眺。却被诗情使不闲。——唐·杜荀鹤《春日登楼遇雨》入巷赏闹市,穿越到明清。车驰乡路,戴尘披雾至宫城。烟雨巷红楼隐,大戏台青衣舞,木屋响铜铃。水墨画中走,黑白瓦间停。登城墙,路如带,客如萤。国强民乐,休假游览正时兴。竹木桥寻旧梦,花瓮墙藏身影,小岛亦多情。新岁迎春后,结伴又同行。——王明侠《水调歌头·畅游明清园》好山好水好丹霞,古韵杉阳焕彩华。峡谷清溪轻渡筏,金湖甘露乐游家。九龙潭里雨情漾,一线天间幽梦赊。耕读李家今古范,明清园外论天涯。——墨染《七律·泰宁考察吟》修复收藏底蕴涵,木雕艺术大观园。书屋源溯德馨远,府第恢弘司马传。极震撼,宝珍观。耕读厅葺焕新颜。聚贤堂志和忠信,碧桂斋仁礼义全。——冯振宇《鹧鸪天·泰宁明清园》恢宏肃穆礼让风,翰墨凭添精气神。一木双金稀世宝,百态千姿苦用心。片刻妙解千秋事,方寸纳容几度春。斗转星移时飞逝,留得精髓万古存。——童心《七律·游明清园》民间故宫——明清园明清园坐落在福建省泰宁世界自然遗产地,是一家以收藏和展示明清时期各流派大型古建筑和木雕艺术精品为主的民间故宫,同时也是一处以保护和传承中国古建及木雕艺术文化的民间收藏大观园。明清园以明清历史为脉络,以古建筑和木雕精品为主线,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说到收藏,人们脑海里马上会浮现古董、字画、家具、博物馆。在当代中国,旅游和收藏这二者似乎并不容易连在一起。然而,让人惊叹的是,泰宁明清园,竟把这二者神奇地连在了一起。园子是一位名叫“明青”的收藏家投资兴建的,园中器物全部是他几十年来的收藏。目前园中主要藏品(包括大型木器)均不开价,因为根本上就是无价的。“北品故宫苑,南看明清园。”敢与故宫叫板,好大的气魄!“司马府第”是明清园古建筑展区中最精美的一栋古建筑,占地多平方米,据介绍是从安徽某地整幢买来,整个就是一座宫殿式大宅子,气势雄伟,雕梁画栋,精妙绝伦建筑规模宏大,特征明显,装饰精美,并且集戏曲殿堂、书法殿堂、文学殿堂于一体的清代徽派古建筑。明清园是一家以收藏、展示古建筑和木雕艺术精品为主的大型收藏博物园。这里集中展示全国各地明清时期各流派古建筑及珍贵木雕艺术珍品,并融合中国传统古典园林和现代休闲创意,打造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景观。这个园子把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各种明清特色建筑,整幢整幢地搬来,在泰宁县城东北这块背靠青山、面依溪水的风水宝地,重新“装配”起来,由此形成一个特殊的收藏博物馆——收藏古建筑、古木器的博物馆。这里收藏的一座十二生肖守护神座屏,整件作品从云南收来,全长近22米,高4.6米,由清末工艺大师用金丝楠木雕刻而成,上面采用浮雕手法,刻有十二生肖本命佛,诠释了天干地支、十二因缘、地水火风空等五元素与十二生肖之间的神秘关系,雕工精美,寓意深远,价值连城。“藏宝阁”是园内一个大型综合展厅,主要展示古代各色各样的屏风,有长达21.6米的祠堂座屏;有名人题字的书房屏风;有工艺精美的漆金画24孝图屏风;有木雕3D效果的百吉图屏风;有文化气息浓厚的双面插屏;有独板精湛雕刻的楠木挂屏;有北方特色的祝寿屏风等等,各色的屏风展示出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手工艺,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对生活的追求。另外展厅中还有特色展品,如巧夺天工的木雕大花篮、海外回流的祭海神轿、福建风格的古戏台、两百多年历史的钱柜、精美绝伦款式独特的架子床、纹路精美的金丝楠长塌、明代小叶紫檀等等,展品丰富,内涵深刻,值得细细品鉴欣赏。聚贤堂展厅中展示着多件大型珍贵藏品,主要为古代大家族中大型的摆件,如五面精细雕刻的聚贤堂照壁、通体贴金的五百罗汉座屏、蕴含理学文化的莹心书屋、精雕细琢的拔步床、无任何拼接的大型木雕千手观音、装饰精美的高大门楼等,每一件都凝聚着古人智慧结晶;每一件都折射出历史的印记;每一件都流露出古人的生活情怀。在这个大house里留个影,记住这个私人故宫和它的主人陈明青吧。陈明青出生在福建,生长在三明市一处雕梁画栋的老宅中。祖上出过皇帝的老师陈宝琛,称得上书香世族。陈明青出生时,家中还有不少祖上传下來的文玩,算是给他留下了一个文化的熏陶环境。上世纪八十年代,陈明青初中毕业,开始了他的收藏生涯,我们看到的明清园就是他三十多年的收藏成果。他的收藏“只进不出”。他把向社会和群众充分展示这些精美绝伦的民居文化当作收藏的最大愿望和终极目标。(文/佚名)陈明青和明清园民间收藏是一条苦涩与辛酸、兴奋与煎熬同在的崎岖道路,走上这条路就如同踏上了一道布满荆棘的陷阱和深渊,令人难以自拔。我知道的民间收藏家陈明青就是这样一位行走在这条不归之路上痛并快乐着的跋涉者。
陈明青是福建泰宁明清园的主人,这里集中展示和典藏着众多风格各异、曾是古民居里镇宅之宝的名贵木雕。这些都是他费尽周折从我国不同地域搜集到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木雕精品。他从内心喜欢祖先留下的老物件,最初只出于爱好、满怀对祖先留下的古物朦胧的崇拜以及骨子里对古代传统文化的追崇。在他看来,这些老物件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珍稀罕见,丢了可惜,毁了就是犯罪。他质朴而执着地相信,这些木雕里蕴藏着祖先们的智慧,凝结着民族文化的精华。
陈明青出生在福建,生长在福州一处雕梁画栋的老宅中。祖上出过皇帝的老师陈宝琛,称得上书香世族。直到陈明青出生时,家中还有不少祖上传下来的文玩,算是给他留下了一个文化的熏陶环境。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他初中刚毕业,正赶上城市拆旧房建新楼的风潮,在很多人都期盼告别老旧房子搬进新楼房的年代,他的心里却充满着惆怅,每每夜不能寐。他无力阻止拆迁,但却时时在心里琢磨着怎么能把这些老物件、老房子收集起来,不让这些瑰宝在拆迁中荡然无存。在那个同学们都在备战高考的假期里,他再也看不下去书了,在难眠的煎熬中,他的心境仿佛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于是,他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匪夷所思的决定:放弃学业,开始一个人的收藏。他对父亲说,即使我学了再多的知识和文化,再过几年,这些民族文化的符号就会全随着拆迁消失了,那将是国家和民族追不回的文化损失。父亲理解了他的想法,支持他做出的决定,并把所有的退休金都给了他。父亲语重心长地告诉他,用这些钱为留住我们民族的文化做点事吧。从那时起,每当他看到古民居因旧城改造、公路建设、旧宅基地复耕等名目繁多的理由被无情拆弃之时,他就闻风去“抢”,就这样,他用有限的钱和独特的慧眼“抢回”了众多被别人视为“废物”的“文物”。如,明清园中一处辉煌的司马府第,就是20年前陈明青在江西一个堆放旧料木材的工棚里发现并抢下的。当时,那些梁柱正在被电锯切割。那里的师傅们看到他如此执着便告诉他,还有好多这个宅子的木雕构件、门窗、匾额、楹联等不好截材、不好使用的料,已被别人拉走准备烧火用了。陈明青急忙顺着线索赶去,追回了那些最有艺术价值的“废料”,拉回后又组织有经验的工匠花了近四年的时间重新进行组装修补恢复。今天,这些木雕在明清园里魏然矗立,华彩照人,引来观者啧啧称奇。经过30余年的奔波,陈明青已收藏古宅院古民居几十组,精美木雕逾五千件之多。三年前,他开始在生态良好、经济相对封闭滞后的泰宁建设明清园。他说,之所以选择把藏品集中到泰宁建园,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这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非常好。他更看重泰宁的领导有着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情怀,他们没有把创建明清园作为一种“招商引资”的项目,没有对他提出任何经济创收的要求,而是作为一种文化传承、传播的百年大计给予支持。当然,陈明青也没有向当地*府提出任何诸如配套一些房地产等用以盈利的要求。在他看来,含辛茹苦收藏抢救这些文化遗产的目的既不为赚钱升值,也不为自娱自乐,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热爱我们美好的文化遗产。只要是到了他手里的藏品,无论如何也不会再用于交易赚取个中利润。近几年,收藏热屡屡升温,经常有人前来提出要高价购买他的收藏精品,而他总会毫不犹豫地回绝:“就是出座金山也不会卖。”所以有人说,他的收藏“只进不出”。他把向社会和群众充分展示这些精美绝伦的民居文化当作收藏的最大愿望和终极目标。
当今社会的很多现象表明,知识不等于文化。文化固然包括知识,但又不仅仅局限于知识范畴之内,除了知识,文化还包括思想、观念、理念、道德规范、行为规范和价值观。文化是知识的升华。就个人而言,文化是个人素质的综合体现,是个人道德品质的结晶。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学历很高或地位很高的“文化人”竟做些没文化的事,而像陈明青这样有文化情怀和文化眼光的人,却为国家和民族留下了不胜枚举的文化瑰宝。这种文化情怀促使他每每看到一些搬新家的人要丢弃掉那些老物件、那些建新房的居民要拆毁老旧的房屋,就会产生一种不安和躁动。他常常为一件收不到的古物牵挂不已,为失去一次收藏的机会懊悔万分。稍有常识和文化情怀的人都知道,如果这些东西不被及时地抢救下来,终有一天我们会痛心疾首。陈明青的难能可贵,就在于他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远见,在于具有众人皆睡他独醒的卓识。这或许就是我们常说的“抢救”之要意吧。在*府、国家收藏缺位的时代,社会需要这些民间人士的义举,正是有了这样一些民间人士的作为,我们才能在明清园目睹到这些险遭厄运的“国宝”的劫后余生,我们的后代才能看到这些闪烁着中华民族人文精神光芒的遗产真容。
从陈明青的收藏经历看,这条路显然很艰苦,很耗心血和财力,他常常“为伊消得人憔悴”,但始终“衣带渐宽终不悔”地乐在其中,即使是粗茶淡饭,也能从这些珍稀物件中获得无穷的乐趣,从中足见陶醉在文化层面的精神贵族是何等胸怀。经多年的历练,陈明青已从一个普通的收藏爱好者成长为一个民居木雕的行家里手。业内人都知道,在收藏界,行家不同于专家。专家靠的是学历和学术,但行家靠的是经验和眼力,一种明察秋毫辨别真伪的眼力。对于收藏这一领域,有时学历和学术往往是不靠谱的。在抢救文化遗产的语境下,实践经验要比学术理论更有价值,抢救行动远比诱人的口号更为可贵。当下,陈明青考虑最多的不是自己的利益得失和家族的传承,而是如何挖掘和发挥这些藏品的价值,使它们为国家的文化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一个人的收藏爱好能升华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境界,其人生注定是可彪炳史册的。
前不久,冯骥才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对于那些古民居“无法在原地保存,我们当然不能让它‘坐以待毙’,在此背景下,采用露天博物馆的方式来集中保护,并加以利用,确实是最佳的选择之一。”冯骥才所说的露天博物馆正是试图把散落乡野的零散又珍贵的民居收集起来,集中加以保护与展示。目前,明清园建设的第一期工程已初具规模,就我所见,无论从建造的精致和建设的规模、展品藏品的精美来看,泰宁明清园都堪称是我国当代“露天式博物馆”中的佼佼者。
守望我们的家园,记住我们的乡愁,需要每个人都承担起守护遗产的责任。我期待当我们“暮然回首”之时,能够看到更多陈明青这样的有识之士坚守在捍卫民间文化遗产的“灯火阑珊处”,期待各地有越来越多的“明清园”藏珍纳宝,期待默默守护遗产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期待这股强大的正能量为建设美好家园不断添砖加瓦。(文/罗杨)二、北京故宫文渊阁文渊阁位于北京市北京故宫博物院东华门内文华殿后,是北京故宫中一座清代皇家藏书楼。文渊阁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年),乾隆皇帝赐名,用于专贮《四库全书》。民国三十七年(年)9月,南京国民*府逃亡台湾,文渊阁本《四库全书》随同故宫博物院的其他文物共箱运往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年4月30日,文渊阁开放,但游客不能进入,可在殿外参观。文渊阁坐北面南,在建筑规制、建筑功能和理念上,都仿效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采取“明二暗三”的建造方式,即外观看上去重檐两层,实际全阁共有上、中、下三层。面宽33米,进深14米,面阔6间。黑色琉璃瓦顶,绿色琉璃瓦剪边。阁前凿一方池。它是我国古代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建筑装饰和油漆彩画以冷色为主,其建筑结构反映了清代宫廷建筑在工程设计和建造艺术上的高度技巧和水平,对于研究我国清代藏书文化和建筑历史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文物遗存有青玉交龙纽、御制四库文阁诗墨等。层阁文华殿后峨,昨春庆宴觉无何。具瞻楠架四库贮,且喜芸编三面罗。十载春秋成不日,极天渊海尚余波。待钞蒇事遗百一,月课督程仍校讹。——清·乾隆《文渊阁赐茶》乾隆御敕鹜名扬,四库全书入典藏。古老皇城痕有迹,巍峨帝苑世无双。千秋简册凝青史,万卷珍籍散墨香。巨著焉能凭锁顿,学识灌溢淌八方。——晨晨《七律·北京文渊阁》竹兰香飞文渊阁,典藏扬眉书赞歌。言辞俏丽夺花艳,卓见诗人笔如河。——张弘《赞文渊阁诗》宫中富地文渊厚,射斗华光聚盛楼。胜阁天一豪气荡,精华满栋尽藏收。大典风骚存永乐,全书四库史沉钩。乾隆写记同辉在,漫卷书香万世酬。——陈玉民《七律·北京故宫文渊阁》故宫的“文胆”文渊阁进了北京故宫,我便急急地往文渊阁赶,东华门内文华殿后面的文渊阁,也就是皇家“藏书楼”。文渊阁坐北朝南,是歇山顶游龙浮雕装饰建筑,它的内外颜色以绿色、紫色和白色为主,这里可是大清朝的“文胆”。文渊阁阁前有个方形水池,这是真正的“水渊”,将金水河水引入灌其中,这个“水渊”可能是预防火灾时用的。“水渊”上有一石桥,与文华殿后殿连为一体。文渊阁的东侧,赫然立着一座盔顶*琉璃瓦碑亭,亭内石碑上,镌刻着乾隆帝撰写的《文渊阁记》及文渊阁赐宴御制诗伍。文渊阁之名源于明朝。放牛娃出身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早年无钱读书,当上皇帝后为了弥补这一遗憾,便“始创宫殿于南京,即于奉天门之东建文渊阁,尽贮古今载籍”。年明英宗时,南京明故宫发生火灾,文渊阁及其所余书籍付之一炬。最初的明代文渊阁的命名,是费了一番心思的。因为楼是木质结构,最怕火烧,起名时特定取一个带水的“渊”字来抵火,与藏书相关,谓之“文渊”弱。
文渊阁的房屋样式是以浙江的天一阁为蓝本建造的。年,明代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了天一阁,范钦收集古代典籍,达到七万多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录最为珍稀。年,乾隆下诏开始修撰《四库全书》,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进献所藏之书种。乾隆大喜,为表彰范氏的进献之功,特敕命测绘天一阁的房屋、书橱的款式,兴造了著名的“南北七阁”,用来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库全书》。文渊阁位列“南北七阁”之首。年,乾隆指示在原来明代圣济殿旧址上,破土动工,建造了新楼文渊阁,用来“金屋藏娇”,这个“娇”不是指女人,而是指有名的《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我国历史上卷帙最大的一部丛书。文渊阁建成后,正式成为皇家收藏《四库全书》的图书馆。《四库全书》历时十余年才纂修完成,共收书约种,7.9万余卷,分经、史、子、集四部,这些书全部用做工非常考究的楠木箱装着,藏在此楼中。时至今日,历经战火和动乱,楼里留存的藏书已少得可怜,但这些残存之书,可谓是无价之宝了。文渊阁外表看上去只有二层,其实里面是三层楼,楼下是一些小间,楼上则是大间。紫禁城有房屋间半,文渊阁楼下西头的那一间小楼梯房,就是指半间房。文渊阁的前廊设回纹栏杆,檐下倒挂楣子,想当年,清帝的文臣们从这里“咚、咚”地上楼,去翻阅阁中藏书,讨论,讲学,辩论,君臣之间笑谈古今,那又是怎样的一种风雅文。进入文渊阁,最前面放置着一张紫檀木长桌,桌后中紫檀龙椅,左右各摆放一个由乾隆亲自监制的大书柜,阁内悬挂着有乾隆御书“汇流澄鉴”四字匾。据说《四库全书总目考证》、《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就放置在第一层,那些存放《四库全书》的松木书架,外贴金丝楠木,经过历史风尘的淘洗,尤自巍然。其余的书放在二、三层楼上的书橱中,书橱都离墙有一点间隙,房间前后开窗,通风贯气。文渊阁是故宫的“文胆”,它曾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起过重要的保护作用。文渊阁作为历史最悠久的藏书楼,是中国藏书文化的最主要象征,如今早已拂去神秘的皇家面纱,是普通大众的游览之处。我漫步阁前,对那些爱书藏书的中华先人心存无限敬意。(文/伍弱文)为四库全书而生的文渊阁01传说中的半间房据说故宫的房间数量一共为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那么这半间房到底在哪里呢?今天就来到皇家图书馆——文渊阁来一探究竟吧!文渊阁是乾隆皇帝为了存放《四库全书》专门修建的。紫禁城宫殿的建筑一般都是奇数开间的面阔,形成以明间为中心的对称布局,符合“居中为尊”的思想。但是文渊阁却截然不同,它是唯一座偶数间面阔的建筑,面阔为六间。这是因为当年乾隆皇帝下旨要仿照江南的“天一阁”来建造。聪明的建筑师们想了一个办法,文渊阁仍然以明间为主,面阔最大。次间和稍次间依次缩减。另外在这五间主体房的西侧加了一间小楼梯间,面阔不足稍间的二分之一,形成了“半间房”,明显处于附属地位。这样的建筑总体中心还是以明间为主,既符合“居中为尊”的思想,又不违背乾隆皇帝的旨意。除了面阔的数量以外,文渊阁和紫禁城其他宫殿的瓦顶也不同。其他宫殿都是*琉璃瓦,但是文渊阁为黑色琉璃瓦。因为在古代认为黑色主水,而文渊阁里的藏书甚多,需要以水压火。在文渊阁里面的彩绘图案中,也有很多水生植物,比如莲花、白藕、水草等等,都包含了以水克火的寓意。细心的你们可能发现,紫禁城宫殿门口几乎都有两个大铜杠,其作用是用来蓄水灭火。但是在文渊阁外却直接挖了一条金水河,用来防火使用。足以见得皇帝对文渊阁防火意识非常之强烈。02四库全书乾隆认为明朝永乐修编了世界上最早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康熙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他有必要编写一部更加经典的传世之作。《四库全书》于是应运而生,是乾隆花了十年时间主持编纂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丛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部分。《四库全书》几乎囊括征集了从先秦时期到清代中期所有的经典文献,一共三万六千余册,约九亿个字。经部:儒家经传,曾经存储于文渊阁一楼东西稍间,共20架。史部:各种体裁历史著作,曾经存储于文渊阁二楼,共33架。子部: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曾经存储于文渊阁三楼,共22架。集部:历代作家著作,曾经存储于文渊阁三楼,共28架。《四库全书》一共抄了七部,乾隆爷就建了七个藏书阁,并且给这七个藏书阁都亲自取了名字。紫禁城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沈阳故宫的文溯阁、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杭州西湖孤山南麓的文澜阁、扬州天宁寺文汇阁。不难发现这七座阁名字里边都带水,可能会有人说“文宗阁”不带水,那是因为镇江金山在江中,不淹就算万幸,何忧无水。但是在战乱的两百年中,四库全书经历了很多沧桑和曲折。放在文渊阁的藏书随着文物南迁,在乐山待了八年,然后一九四八年回到南京,又在解放前被带到了台湾。圆明园文源阁内的藏书在火烧圆明园的时候被毁。沈阳故宫文溯阁藏书在六十年代转移到了甘肃,现在放在甘肃图书馆。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的藏书在民国的时候转移到北京图书馆,现在在国家图书馆作为镇馆之宝。扬州、镇江、杭州三阁的藏书全部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太平天国平复以后,杭州有两兄弟在杭州的书肆买旧书的时候发现了老板用来包书的纸居然是四库全书的散页。然后兄弟两人在杭州各个书肆里收集四库全书的散页。收集出来了一部分后,他们组织人去抄写缺失的部分。靠着个人的力量抄回来半部。这半部目前藏在浙江省图书馆。所以七部四库全书到今天只剩下三部半。目前文渊阁保存的是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四库全书的原大原色原样复制影印本。四库全书对于文渊阁而言是灵*的所在,即使是复制影印本也是工作人员整整花了十二年才复制成功的。抄的漂亮是一方面,还得保证抄写没有错误,如果抄写错了再流传下去就以讹传讹了。为了保证四库全书的编纂和抄写准确无误,乾隆下旨抄错了得严惩。从抄写人员一直罚到总纂官,层层都有责任,史料记载乾隆四十五年纪晓岚被罚了五次,有的官员甚至被罚到倾家荡产。03是非功过后世对修编《四库全书》的态度褒贬不一。无可厚非,修四库全书的过程中培养了很多的学术大师。虽然北方四阁老百姓不能进去,江南三阁是可以面向百姓的。这也为普及和传承咱们的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然编纂四库全书在历史上的争议也特别大,它也有一些负面的东西,比如说在征集的过程中烧了一部分书,在编纂的过程中也有修改。比如岳飞的《满江红》写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喝饮匈奴血”,但作为北方少数民族出生的乾隆对“胡虏、匈奴”字样看着比较刺眼,所以四库全书中的《满江红》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虽然这里面有一些后代学者们比较诟病的东西,但四库全书经历了两百年的历史烟云传到今天真可谓是国家的瑰宝。乾隆时期是清朝强盛的顶峰,但也是从他开始王朝呈下落趋势。但是乾隆真的像很多人理解的那样无知与愚蠢才导致闭关锁国吗?如果在当时选出一个最了解世界的人,那一定是乾隆皇帝了。他知道十八世纪欧洲的各种变局、俄国彼得大帝的改革、法国大革命、法国和意大利是同盟关系、俄国人和土耳其在打仗、地球是圆的、欧洲的船是怎么造出来的、玻璃怎么做出来的。也正是因为他了解西方,感受到了面临西方的一些冲击,感受到了自己国家的矛盾,选择了更保守的方式来巩固他的皇权。不论如何,作为闭关锁国的决策者,甚至是倡导者,他也确实应该承受这个责任。虽然我们读史之时,强调历史人物有其时代局限性,这是客观事实,必须尊重,然则作为时代的领导人,尤其是一人独大的集权统治,高瞻远瞩甚至是划时代之眼光是决定国家未来走向,决定着国家命运之关键。(文/美食美景和娃的故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