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家园三明市泰宁朱口村流传百年的艺术瑰
TUhjnbcbe - 2021/4/3 9:59:00
北京民间偏方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qsnbdf/160314/4786895.html

朱口村是福建三明市泰宁县最大、三明市第二大的行*村,辖区面积25.66平方公里,年入选为第一批福建省级传统村落名录。屹立村内三百多年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青云塔,清代古建筑肖氏官厅,以及流传百年的朱口花灯一直散发出迷人的风采。

泰宁青云塔

青云塔位于泰宁县朱口镇朱口村南1.5公里的水口山白云峰麓上。根据乾隆三十四年《泰宁县志》的记载,青云塔始建于明崇祯五年(公元年),至今有多年历史。当地老人协会负责攥写朱口镇镇史的艾忠邦老人带着记者来到了青云塔所在地。

记者:“这个青云塔我们现在走上去这里是水泥路,刚修的吗?”

艾忠邦:“刚修的。原来是山垅田。”

记者:“从水泥路山脚下走到上面要多长?”

艾忠邦:“几米。”

记者:“有没有算过这个阶梯有多少?”

艾忠邦:“还是个阶梯。”

在青云塔山脚下,一条新修的水泥路连接着鹅卵石小道、阶梯,层层延伸到山顶青云塔所在地。今年70多岁的艾忠邦老人,一直参与着青云塔的所有修复工程,多年来,他往来这里无数次,对这里的一草一物都“了如指掌”,他调侃说:“闭着眼睛都能走上去。”

青云塔脚下的碎石铺设的小路

资料显示,青云塔由朱口庠生(相当于秀才)肖连芳,义民肖世美、李同汲等人向时任泰宁知县的徐尚达请建。艾忠邦,告诉记者,建塔时,因经费原因曾经中断过。

艾忠邦:“那个县令(徐尚达)批复同意,那就开始建。在乾隆三十四年泰宁县志上就有这么一个记载,建这个塔的时候,大家捐资。一层一层慢慢的建。到了5年,钱没有了。”

记者:“就是建了5年没钱了?”

艾忠邦:“对。精力疲倦,人心懈怠了。”

记者:“当时建了几层?”

艾忠邦:“建了6层,经过八年时间就封顶了。”

前后历经8年经各界募捐集资,青云塔才最终封顶修建完毕。整座塔基座用花岗石砌成,直径十米。塔身用特制的青砖堆砌而成,高30.5米,呈八角七层空心楼阁式。

今年70多岁的艾忠邦老人给记者介绍青云塔历史

记者:“它是八面,有什么寓意吗?”

艾忠邦:“就是八卦,每一面都有一个火龛。也是风景,给后人供奉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走进塔内,第一层佛龛上刻有“中天玉柱”的字样。艾老说,每层佛龛或穹门上都有类似题刻横匾,包括“云峰耸翠”、“朱溪吐奇”、“慈光普照”、“腾蛟”、“起凤”等。同时还有明朝兵部尚书李春烨亲题“大行般若”石刻匾额并加盖印章,十分珍贵。塔内还建有环形石阶。

青云塔内的环形石阶

记者:“现在还能走到顶上去吗?”

艾忠邦:“能啊。”

记者:“这个楼梯很窄,一个人必须要侧身才能上去。现在这里第二层。这个就有两个门了,对开。这里供了一个观音。”

艾忠邦:“上面的匾(写着)是慈航普渡。”

从第二层开始,塔内都辟有两扇对开的门窗,供空气对流,及游人方便上下攀登。每层塔的内、外壁中间都设有佛龛,共五十一个。佛龛内供各式陶塑佛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佛龛上方有流云花卉图案。塔的地板是由木板搭建而成。从小门走到塔檐上,可以远眺整个朱口村的村貌及青山绿水。

记者:“现在看过去可以看到整个朱口村全貌。”

艾瑞邦:“跑到顶上是可以鸟瞰的。”

站立于塔檐上,还能看到每层的棱角都装饰有鸟兽,立于檐上。

记者:“这个石头看过去有点像狮子。”

艾瑞邦:“这个是天鹰鸟,表示吉祥如意。”

关于修建青云塔,艾忠邦老人说,当地还有流传着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传说。

艾忠邦:“当时这个塔这边是一棵大松树。往底下看,山底下是(像)老虎的爪,大松树这里塔这边是老虎的尾巴。一个地理先生他跟当地人讲,那个松树如果锯掉建一个塔风水就更好。当地人就听他讲了。”

于是,当地人就找来村里的青壮年,准备砍掉这颗被称为是老虎尾巴的大松树。

艾忠邦:“老虎的尾巴你砍了它又会长起来,就讲没有办法砍不倒。有人就讲你们真的是傻,要用24个牙齿去咬他。牙齿就是叫蜈蚣具,去锯它,要一天不停的锯才能锯掉。果然是这样,半天就锯掉了。”

历经多年的沧桑岁月,青云塔在风雨浸蚀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出现腐烂、坍塌。年初,当地老年人协会的老人申请重修这座宝塔。年8月得到批复同意,着手重修,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响应和大力支持。年青云塔修复完毕,年11月入选福建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重修后的青云塔高高耸立于白云峰山顶之上,并按装上了霓虹灯,每当夜幕降临,闪亮的霓虹灯成为泰宁世界地质公园一道亮丽的风景。同时,也成为朱口村一张亮眼的名片,这一百年艺术瑰宝又一次焕发出它的生机勃勃与活力。

肖氏官厅是朱口村的一处清代古建筑,整个建筑呈长方形,风格粗犷、古朴、布局合理。主厅原来有“五魁”匾额后在清代毁于火灾,后来重新修建。内部格局为四进,后厅面阔五间,进深五柱,地面用方形的青砖铺砌而成。厅内的天井都市用条石堆砌。

艾忠邦在肖氏官厅受访

花灯,也算得上是朱口村的又一张文化名片。朱口的花灯是苏灯的一种,始于清朝道光年间,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传说当时朱口人做生意时途经江苏苏州,适逢那里正举行花灯活动,深受吸引,便把苏灯引进到了朱口村,并与本地的灯种融合,便成了现在朱口村特有的花灯品种。

朱口村花灯品种繁多,千姿百态。以制作形式来划分,则有静止的和活动的两种。活动型的花灯又分两种,其中就包括走马灯。

走马灯是一种装有内外两层灯壁纸的花灯,内壁装附着轮子,点燃灯中的蜡烛或是煤油,使灯中空气受热,推动轮子转动,轮子带动花灯内壁,与立轴相联的各种图像也跟着转动。它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融合了编扎、绘画、剪纸、镂雕、纸扎等多项技艺于一体,色彩大鲜艳,视觉冲击力强。

今年七十多岁的老人萧由榕,制作走马灯已经超过三十年,算得上是目前朱口村走马灯技艺的传承人。去年,他制作的一对花灯售出了三千多元的高价。

走马灯技艺制作者萧由榕制作的花灯

在他的家里,用竹子搭建的鸡、羊、龙、鱼等造型骨架栩栩如生、生动逼真。

记者:“做这个花灯要经过哪几道工序啊?”

萧由榕:“备料,做这个架子,龙骨。要用火烤,做一个六方形。铁线绝对不能绑的,要用纱线,竹子是韧性的东西,你一绑就变形了。你看到这个架子我做起来像一盏灯。”

记者:“那你搭这样一个骨架要花多长时间?”

萧由榕:“三四天,一对灯。”

用竹子搭建的鱼“骨架”

搭完动物形象的骨架,萧由榕就要在各面糊上大红大绿颜色鲜艳的纸。而这纸上是镂空木樨花图案,是由萧老先用尺子量好,在一笔笔绘画而成。

记者:“你是先把它画出来?”

萧由榕:“画出来的。”

记者:“这是自己画的呀?哇,那你光是画这样一张要花多长时间啊?”

萧由榕:“画一天多两天。”

记者:“画完然后按照这个图形来雕刻?”

萧由榕:“是它刻出来就是这样子,这种花以前还是江苏过来的。现在没人做这种花,因为不赚钱啊。”

萧由榕自己画的剪纸图案

萧老所说的花是木樨花,所谓的桂花。从绘画到雕刻,这一过程是最难也耗时的一个步骤。

萧由榕:“像这种花纹,不管什么样的灯糊上去,它都有立体感都好看,你糊其它的花上去就别扭。”

萧老制作走马灯三十多年来,始终坚持用手工制作方法,外表用镂空的木樨花剪纸糊上。灯内的煤油点亮时,灯光透过镂空的剪纸折射出来,形成了灯笼各面上的投影不断变换,霎时流光溢彩。每盏花灯都可成为巧夺天工的工艺品,既可以欣赏也可以把玩。

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及农历二月初四的春社,朱口花灯就会举行灯会,出灯情景十分壮观。如今,朱口村的花灯制作者都已经年迈,当地也在推出各种活动,意在吸引年轻人来传承,以保证这一民间艺术代代流传下去。(东南广播公司记者*守明陈锋文/图编辑闻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家园三明市泰宁朱口村流传百年的艺术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