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两万山东壮工赴闽采伐木材,这是山东籍三明老伐木工张式利的回忆录钩沉出的史实,山东籍“森二代”、三明摄影人邢保兴极富道义和责任感地将其串编成书,弥补了“森工史”官说不多、民记罕见之缺憾。这些被抢救下来的史料,蕴藏着三明境域伐木场的变迁史和许许多多的“森二代”们的生命来处。
本文摘选部分内容呈现,那些年,背井离乡的山东伐木工以他乡为故乡融入三明建设发展历史,成为新的一批“客家人”的难忘情景!山东壮工赴闽入明
年,为了解决山东地方工业各项基建工程需要木材的困难,鲁、闽两省省委书记舒同和叶飞在华东协作会议上商定了两省人和物交流、互相协作的协议,由山东组织两万多劳动力支援福建林区开发,福建支持山东木材二十万立方米,毛竹二十多万根等……期限一年半。山东省委根据两省协议精神,由省长赵健民拟定关于动员两万名壮工去福建采伐木材的具体问题的指示[(58)鲁劳甲字号文件]。下达济宁、昌潜、莱阳、惠民、临沂、聊城、荷泽专员公署,共计二万二千名工人,其中聊城二千名壮工。当时分配莘(县)、范(县)二县五百名。条件及农业社社员外出收益分配,均按各地动员去黑龙江的工人的规定办理,工资、福利待遇、伤亡病残处理,待到达福建后,按着福建省的有关规定执行。选择福建省的理由
福建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全年温和湿润,林木生长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建省是南方重点集体林区,在南方48个重点林业县中,福建省有28个,分布在南平、三明、龙岩等地市。三明是福建省重点林区。年,在沙县、永安、尤溪等地相继出现“民主厂”,也就是在采伐工队伍中,通过民主选举组成民主管理委员会,由管委会向国营木材公司承包木材采伐业务,负责“厂”内的收支结账与工资分配。木材公司、采购站向“民主厂”派驻少量的“驻厂员”,协助搞好管理工作。年以前,只砍伐杉木,而且多是采伐人工林,面积不大,小的几亩,大的也不过数十亩,采完一片就迁厂。所以,这些采伐厂都没有固定厂址,类似流动采伐队。年以后,永安、三元、沙县、将乐等县承担修建鹰厦铁路的枕木生产任务,需要采伐大量松木,于是从采伐小片人工林转向采伐大片天然林,并且为开发边远林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建运材道路,采伐厂就在一个地方较长期固定下来。建场初期纯体力劳动的采运生产作业(林业局老干部提供底片)
建场初期伐木工的“家”。伐木场地处深山密林,远离市镇村庄。大部分职工住的是就地取材自己搭盖的茅草棚。(林业局老干部提供底片)
-年,组建国营伐木场50余个。伐木场以“民主厂”的采伐工为骨干,从省内(闽南)沿海各县及山东、浙江等地调来大批工人充实采伐队伍。与此同时,各地在农林合作社建立木材采伐专业工队、搬运工队(组)的基础上,相继组建伐木队、社办伐木场。拥有森林资源和水运或陆运条件的乡镇,一般都建立社办伐木场(队)。全境有上百个社办采伐场,每年有上万名社员伐木工上山作业。年,“大跃进”展开后,全省在短时间内办起个伐木场及一批贮木场、水运队、采购站、运木车队、林业工程队等森林工业企业,森林工业职工猛増到10.53万多人。另有社队采育场(队)个,专业劳力4.2万人。就今三明市范围说,年新建的伐木场三明有楼源、陈大、中村、吉口、台江;清流有芹口、下禾、拔口、庄前;永安有半村、湍石、大坑、岭头、贡坪;沙县有潩州、灵源;将乐有将溪;泰宁有小北斗、水源;建宁有大源、武调等45个伐木场。伐木场初创时期的“挑筒作业”(林业局老干部提供底片)
上世纪50一60年,伐木工人使用人力轨道车把木材运出山场(林业局老干部提供底片)
*砂森工局当年借用莘囗教学林场房舍安顿伐木工
永安储木场
木材的流向与历史的演变
三明地处闽江上游,流经境内的沙溪、金溪、尤溪3条可通航的溪流最终都汇入闽江。木材水运都是顺江而下,到达南平、福州转运销售。
年以前,边沿几个县虽还有用肩驮运输木材出境的路线,如建宁县的*坊、溪源乡,泰宁县的新桥乡都有木材靠肩驮跨越武夷山脉进入江西黎川至德胜关,然后下川水运入鄱阳湖再运入长江销往南京、镇江等地,但运量甚微。肩驮运材以杉木为主,还有樟木、楠木等,材长以6尺6寸为标准,口径过大的则剖成两半运之。夫力多为贫穷的山民,按肩运路程与重量计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县设立国营木材采购机构,这条人力驭运之路也就不复存在。
鹰厦铁路通车后,鹰厦线贯穿沙县、三明、永安3个县。永安、宁化、清流的木材出九龙溪后就在永安集结,然后装火车运往省内外各地。年7月,省森林工业局在永安设立永安贮木场,负责木材的接收与调拨。年,在永安与漳平交界处的岭头铁路边沿设立岭头转运站,接收永安西部边沿和大田北部的外调木材。年,省森林工业局又在沙县城关东门仙舟半岛设立沙县贮木场,并在三明荆西设一转运站(原属沙贮分支单位,年升格为贮木场),负责接收永安以下沿沙溪两岸的三明及明溪县生产的木材。将乐、泰宁、建宁3县的木材水运出金溪后,在顺昌县交由顺昌贮木场出河装火车出运。至此,除尤溪县的木材仍循原流向在闽江放排直达福州贮木场交货外,其余各县(市)木材流向分别通过3个贮木场调拨外运。
经沙溪放排把木材远抵南平的水上通道(三明市区河段.3)
已经消失于人们视线的沙溪放木排(放河)
福建生产的原木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永安储木场).5
上世纪60年代初伐木场采运生产场面
-年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撤并一批国营伐木场。年底,全省个国营伐木场,职工人。年,三明境域撤并了8个场。以后,又新建了永安的福溪、虹桥,三明的白叶坑、龙泉、明溪的福田赛、箭竹坪,清流的廖武,大田的大吉,尤溪的包溪、涪头,将乐的楼杉,建宁的溪源等伐木场。
楼源采育场
年五一劳动节,老伐工故地重游玉石坑等地方
年的下半年,省林业厅*委书记*向副省长梁灵光汇报称:这批工人已成为林业生产中骨干,又都是强劳力,如果调回山东对整个木材生产影响很大,梁副省长在华东开会时向山东省韩哲汇报了并征求山东其他负责同志的意见,同意不回去的就留在福建工作,后来定下来个文件:去留自愿,留下的同意把工人家属分批迁来福建,落下户口,原先的工人一年半转为正式国营工。所以年开始留下的工人陆续从山东接来家属,在福建三明林业系统开始一种新生活。年12月,中共福建省委、省人委决定,安排山东籍林业工人家属4.1万人来福建。
她们是伐木工人的妻子,更是任劳任怨的伟大母亲。.2
至.9第一代老工人仅剩89人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背井离乡的山东伐木工以他乡为故乡融入三明建设发展历史,成为新的一批“客家人”,他们只是一群默默无闻的山东汉子,因劳动强度大、受伤者多、早逝者众;晚年他们往往疾困相随、生活条件差,目前健在者寥寥。在荒山野岭中,没有机械相助,伐木工们用血肉之躯铸就起闽省的森林工业,“抬起来呀,嗨嚆(hao)!齐步走啊,嗨嚆……!”撼人心魄的劳动号子虽已成绝唱,但他们“吃大苦耐大劳,无怨无悔”的精神和老“森工”们对三明经济、社会发展“拓荒”般的贡献,人们不应当遗忘……┃新浪网三明站:青梅综合编辑(文中部分文字图片来源:邢保兴、邓友华、网络),转载请备注完整出处(新浪网三明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