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演觉法师重磅长文善导大师
TUhjnbcbe - 2021/3/21 13:19:00
白癜风诚信单位         http://www.yqyywdj.com/

持名千载光曜人间

——浅谈善导大师与净土祖庭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演觉法师

当代中国佛教诸宗派中,弥陀信仰传播最为广泛,其信仰不仅在中国盛行,在东北亚乃至更大地域上都具有重要影响,并且维系着全世界的净土信仰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01

善导大师

佛教净土宗始自东晋初祖慧远大师(-),时间约在4世纪中,其后十二祖依次为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祩宏、智旭、行策、实贤、际醒、印光。净土宗立宗非初祖而为二祖,乃因缘所致。

中国净土宗创立之前,古印度净土经典已经陆续翻译过来。安息国太子——译经师安世高与月支国译经师支娄迦谶分别翻译出《佛说无量寿经》和《佛说般舟三昧经》。这是净土经典传译之始。其后净土第一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译本问世。公元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出《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公元年,曹魏印度沙门康僧铠译出《佛说无量寿经》。

初祖慧远,雁门(山西代县)人,礼道安大师出家,于庐山建东林寺,集众结莲社,倡导念佛求生西方。慧远主张以禅智为宗,“禅非智无以穷其寂,智非禅无以深其照;”这是禅观念佛的特色。他强调的念佛三昧,着重自他二力的修证,以禅观证悟,栖神净土,兼仰佛力。于是形成由入三昧,进而从禅观见佛,接受佛力加持,最终获得往生西方之果报。初祖慧远的禅观念佛奠定了中国净土宗的基本思想,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如果初祖之后的门人一直遵循禅观念佛这一法门,中国净土宗的创始人当属初祖慧远。但是,二祖善导并未完全继承初祖衣钵,而是另辟一修行门径,并且影响其后的十一位祖师遵循不变,直至今日。因此,后世公认,中国净土宗的实际立宗人为善导大师。

善导(-),山东临淄人,10岁出家,18岁得见“西方净土变相”,20岁阅《观经》,认定“唯此观门,定超生死”。33岁师从道绰大师修观想念佛的往生法门。他相信信心是正因,持名是正行,推崇十八愿他力,不弃自力。

善导大师的思想都在他的五部九卷之中——《观经四帖疏》四卷、《观念法门》一卷、《法事赞》二卷、《往生礼赞》一卷、《般舟赞》一卷。

《观经四帖疏》是净土宗的根本教义,是净土宗持名念佛的理论基础,正是这部著作奠定了善导大师立宗的地位。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对这部经典的评价是“净业行人之指南针”。

善导大师的《法事赞》、《观念法门》、《般舟赞》、《往生赞》四部著作,所涉及的是具体修行方法,这些方法使修行者有明确途径可循。

净土宗持一名而极乐,易如反掌,然万人持名念佛,登莲座者能有几人?究其缘故,乃杂缘干扰,心思散乱。善导大师谆谆教导弟子:

“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希得一二,千时希得三五。

何以故?乃由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忆想间断故,回愿不殷重真实故,贪嗔诸见烦恼未间断故,无有惭愧忏悔心故。

修净土者最常被提醒的四个字是“易行难信”。口诵佛名,心却有疑。善导大师明确告知弟子,必须深信,方得往生。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善导所创之净土法门,虽不拒自力,但虑众生因自力被种种因缘所扰,不能往生,故强调他力即阿弥陀佛之愿力接引。善导大师说:“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这是善导大师以佛的口吻告诉弟子,只要称我名字,乘我愿力,就一定可以往生。

善导大师在《观经》中苦口婆心一再强调:“一一品中,所告众生者,皆是若佛在世。若佛灭后,五浊凡夫,遇善知识,劝令生信,持戒、念佛、诵经、礼赞,决定往生。以佛愿力,尽得往生”。

上述所嘱如磐石般坚定,众生遵此教诲,千年不易。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和修行方式成为净土宗的里程碑,世代延续。

西方变相图

善导大师对净土的另一重大贡献是他曾绘画西方净土变壁画壁,此壁画非一般意义。匠人所绘西方净土情景,虽有经典依据,细节不过臆想而已,而善导大师所绘,乃定中亲见。大师少年时,曾得见一幅“西方变相图”,震惊至极,其后便神往不已。善导大师深研《观经》,经数年修持,终于证得观佛三昧,西方极乐种种情景皆现眼前,与经中所述,纤毫不差。如此境界,诚非他人可比。善导大师在所著《般舟三昧赞》中有描写:

种种庄严不可识,

内外相看无障碍。

停足须臾受法乐,

三昧无生自然悟。

地上庄严众宝间,

杂色相参百千万。

宝座华台处处满,

随心受用光来照。

百千童子菩萨众,

各捧香花临池看。

或坐或立池渠岸,

或有寻阶入宝池。

或立于沙或至膝,

或没腰头或悬注。

或取金华百宝叶,

授与岸上看池人。

这是善导大师在文字上对西方极乐世界的描写,在壁画上的表现则更直观、具体。据资料显示,敦煌石窟中的西方净土变即有大师作品。

唐代敦煌壁画中西方净土变成为壁画的主体,内容最丰富,艺术成就最高。主要包括无量寿经变、阿弥陀经变和观无量寿经变三部分。

敦煌壁画中有西方净土变壁,画面布局严谨规整,场面宏大;诸佛菩萨、罗汉弟子等,安排如法,层次分明,与经典一一契合。阿弥陀佛为主尊,端坐在中间的莲花宝座上,观音、大势至随侍两侧。罗汉、金刚围绕左右,飞天翱翔其上,以伎乐供养。琼楼玉宇,重重叠叠,分布其间,极其辉煌华美。敦煌壁画中的净土经变部分,虽不能一一确认皆是善导大师的作品,但一定有他亲自主持绘画的作品,作为莫高窟西方净土变壁画的代表作品,它不仅是对净土宗的贡献,也是对中华民族艺术宝库的贡献。

善导大师不仅擅丹青,而且对造像艺术有高深造诣。他最完美的作品便是奉旨监造的龙门奉先寺卢舍那大佛。龙门的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开凿于唐高祖和武则天时期,善导大师根据《华严经》设计了整个像龛和大佛。像龛东西进深38.7米,南北宽33.5米,主尊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部高4米。发髻呈波纹状,法相庄严,神情慈悲。造像风格独特,既有古印度佛造像的鲜明轮廓,又有北魏造像线条硬朗的特点,同时保留了唐代造像的雍容大气。这尊巨像与山崖同体,众生仰望,五体投地。卢舍那大佛不仅代表了盛唐造像的最高成就,而且也是世界艺术的至高瑰宝。为此,我们不得不赞叹、钦佩善导大师高妙的佛学意境、深厚的艺术才华及卓越的领导才能。

莲池大师说:“善导和尚,世传弥陀化身,见其自行精严,利生广博,万代之下,犹能感发人之信心。若非弥陀,亦必观音、普贤之俦。呜呼大哉!”

02

净土祖庭

净土宗祖庭较多,著名者有东林寺、悟真寺、光明寺、实际寺、玄中寺、香积寺等,其中尤以东林寺、玄中寺、香积寺最著名,但占据最重要历史地位的应该是悟真寺。这些祖庭构成了净土宗祖庭文化宝库,其中包括佛教史、教派源流、高僧行迹、净土传承、佛事仪轨、佛教轶事、佛教艺术、佛教建筑、佛教文学、净土传播、国际交流等,它们已经成为整个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祖庭简述如下:

庐山东林寺

庐山东林寺,净土初祖慧远大师于东晋太元九年()创建,历史上曾“规模宏远,足称万僧之居”,是中国佛教八大道场之一。东林寺不仅是中国净土初祖祖庭,而且也是日本净土宗特别是“东林教”的祖庭。东林寺历史文化积淀极其丰厚。隋初,智者大师曾住锡东林,大建僧坊,逶迤飞阁,俯视天地;唐太宗朝,江州刺史崔黯撰写《复东林寺文》,柳公权书,后世称“东林一绝”,今残碑尚存。唐时,东林寺僧众达数千人,殿宇、僧寮三百一十余间,藏经万余卷,为国中众寺之最。唐时,东林诗碑林立,名家题诗不计其数。李白、杜甫、孟浩然、白居易、韩愈、李颀、王昌龄、李端、韦应物、张九龄、张乔、杜荀鹤等都有诗作传世,故有“满寺万诗咏,一步一惊心”的赞誉。

天宝九年,鉴真大师第六次东渡前,到东林寺朝拜,将慧远大师净土法门传至日本,后来就有了“日本国庐山慧远法师奉赞会”,并奉东林寺为祖庭。

东林寺文物非常丰富,多属国宝级。且庐山自古以风光著称,天下名人涉足者众,东林据此优势,名声愈震。

玄中寺

玄中寺,建成于承明元年(),净土昙鸾大师(-)所创。昙鸾尊奉《观无量寿经》,有种种瑞应事迹。隋末唐初净土道绰大师(—)继承昙鸾净土思想,提倡观想念佛往生,在寺中讲《观无量寿经》二百余遍。

唐贞观九年(),唐太宗赴寺瞻礼,施舍“众宝名珍”,重修寺宇。唐贞观十五年(),善导大师到玄中寺拜道绰大师为师,接受道绰所讲《观无量寿经》。道绰大师圆寂后,善导大师回长安。玄中寺昙鸾和道绰二位大师的净土思想,在慧远与善导之间,或曰过渡。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及修行方法的形成与昙鸾、道绰的影响关系重大。日本遣唐僧把善导净土法门带回日本,故日本净土宗尊善导大师为净土宗高祖。

唐宪宗在元和七年()赐寺名“龙山石壁永宁寺”。年,元太宗赐玄中寺为“龙山护国永宁十方大玄中禅寺”,玄中寺由此得名。元世祖忽必烈统治时期,达于鼎盛。

香积寺

香积寺,建于唐高宗永隆二年(),净土宗祖庭,位于今西安市西南神禾原。善导大师圆寂后,弟子怀恽“想遗烈而崩心,顾余恩而雨面,爰思宅兆,式建坟莹,遂风城南神禾原建崇灵塔,后又于寺院造大奉堵波,周圆步,直上13级。”香积寺与善导大师的因缘即缘于此塔。

香积寺建成之后,盛况非凡,唐高宗和武则天曾到此礼佛,并赐舍利千余粒。《隆禅法师碑》有记述:莫不殿堂峥嵘,远模忉利;楼台岌嶪,直写祇园。神木灵草,凌岁寒而独秀;叶暗花明,逾严霜而菲萃,岂直风高气爽,声闻进道之场,故亦临水,面菩萨会真之地。又于寺院造大窣堵波,塔周回二百步,直上一十三级,或临星揆务,或侯日裁规,得天帝芳踪,有龙王之秘迹。重重佛事,穷鹫岭之分身;种种庄严,尽昆昆丘之异宝。

古代文人墨客歌咏香积寺的诗篇不计其数,其中王维《过香积寺》一诗最为著名: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龙。

香积寺前潏水、滈水交环而过,风景绝佳,古代即是人才荟萃之地。善导大师灵塔在此,祖庭之谓当之无愧。但大师灵塔今已荡然无存,现在寺中的大塔是供奉唐高宗御奉的佛舍利塔,原本十三级,现存十一级。年以来,香积寺作为汉传佛教重点寺院经过多次修缮,如今已焕然一新,殿堂规制如法,雄伟壮观,香客游人终年不断,佛事香火亦日盛一日。国际方面,与日本净土宗的道友往来最为密切。香积寺是中日净土宗共同的祖庭,日本净土宗、年组团来香积寺,捐资修缮香积寺。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中国佛协副会长正果法师等位中国佛教界人士和日中友好净土宗协会副总裁稻冈觉顺等位日本佛教界人士在香积寺纪念善导大师圆寂1年。赵朴初居士作长偈一首以赞此殊胜因缘:

惟我大师,乘愿再来,

净土法门,应机宏开。

五部九卷,妙宣深蕴,

能与难信,广生正信。

龙门大像,旷古神工,

赖公检校,人天永崇。

行愿既圆,随缘示寂,

千三百年,塔留香积。

寂而常照,星耀东方,

法然继起,宗风丕扬。

四色之莲,七宝之树,

法音宣流,甘露普注。

善信亿万,同具至诚,

六时佛号,千载祖庭。

爰结胜因,爰兴盛会,

忆念师恩,永矢弗坠。

伽蓝斯辟,塔波斯修,

海潮迎像,天风送舟。

两邦云仍,倶会一处,

永敦夙好,同遵祖武。

我作此偈,赞古赞今,

南山东海,长曜明灯。

这首偈语几乎全面概括了善导大师一生主要贡献与行迹,同时盛赞中日两国净土宗的千载因缘和深厚法谊。

年11月12日,日本净土宗门主伊藤唯真长老一行参拜香积寺。伊藤唯真长老致辞说:如果说佛陀的故乡印度是我的母亲,那净土祖庭香积寺就是我的父亲,这次回到家乡,备感亲切,我将会一如既往地尊敬爱戴我的父亲,而且做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争取在两国友好交流史上留下辉煌篇章。

上述祖庭虽然重要,但真正与善导大师有直接关系的祖庭应是悟真寺。这是净土宗成就之地,可谓祖庭中的祖庭,圣地中的圣地。

悟真寺

悟真寺,位于终南山北麓,四周悬崖峭壁,河流山溪环绕,极为清幽,确是绝佳修行地。隋开皇十四年(),净业法师奉诏兴建悟真寺;唐开元初,拥有上方北院、上方南院、橡湾竹林寺、山北玉泉寺、山北水陆道场、河湾口华严院,共六大寺院群落,殿宇庭堂多间,僧众余人,山场田产余亩,雄冠南北。

隋唐之际,悟真寺高僧辈出,净业、慧超、法诚、法盛、静藏、空藏、慧远、慧因、保恭、启芳、玄果、玄际、法藏、惠详、清虚、楚金等众多高僧咸弘法于此。其中大多在佛教史上具有崇高地位,一般寺院望尘莫及。

悟真寺垂名青史,只因善导大师。有文章总结善导大师与悟真寺的因缘二十余则,巨细不拘,今摘录如下:

1.善导大师二十三岁入住悟真寺。住锡悟真寺数十年。

2.在悟真寺亲证三昧。

3.从悟真寺出发,师事道绰大师,三年而返。

4.道绰圆寂,净土道场随善导大师归入悟真寺,悟真寺遂成全国净土中心。

5.住持悟真寺,持名念佛法门得以广泛弘传。

6.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等五部九卷,大部分写于悟真寺。

7.在悟真寺楷定古今,纠正古今对净土教法的错解。

8.在悟真寺设立上院修习、下院弘法的两院体制。

9.在悟真寺创修净土别院。即山北所建净土堂、法坛、玉像殿、迎宾阁。另重修山门殿、接引殿、栈道朱栏。

10.在悟真寺获金佛。因修建净土别院,开路劈石,石中竟得五寸金佛。时在永徽年间。

11.在悟真寺下院的水陆道场,绘地狱变相壁。

12.善导大师在悟真寺写《弥陀经》数万卷,分化有缘。

13.善导大师被尊"弥陀化身",倾城归信,僧俗前往悟真寺礼谒,求教者不可胜数。

14.善导大师使悟真寺蜚声中外,誉播全球,成为全世界净土行人共同的圣地祖庭。为感念祖恩,忆念祖德,仅日本净土宗一派便有十家寺院冠名“悟真寺”,四十余家寺院名“善导寺”,以大师别号命名的“光明寺”、“光明院”近百家。

悟真寺不仅是最正统的净土宗祖庭,而且人文历史与文物也极其丰富,这是净土宗祖庭文化中最值得重视的部分。

03

净土宗东传与

五部九卷的回归

中国佛教从公元年由朝鲜半岛传入日本,随后日本*府多次派遣“遣隋使”和“遣唐使”到中国,于是,中国文化包括佛教华严、法相、三论和律宗等直接传到日本。

日本净土宗的开山祖师法然(源空)上人(—)从天台宗转为净土宗,创教偏依善导大师,并尊善导大师为净土宗高祖。同时,昙鸾、道绰、善导、法照和少康,也被日本净土宗尊为“中国五祖”,名列日本净土宗的列祖之前。

日本净土宗寺院有七千五百余所,僧人一万余名,信众六百四十六万余人。净土宗有大本山七座,分别是大本山增上寺、大本山金戒光明寺、大本山百万遍知恩寺、大本山清净华院、大本山善导寺、大本山光明寺、善光寺大本院。

与法然大师有关系的寺院有二十五座,依次为诞生寺、法然寺(重名一)、十轮寺、如来院、二阶堂、四天王寺、一心寺、报恩讲寺、当麻寺、法然寺(重名二)、东大寺、欣净寺、清水寺、正林寺、源空寺、光明寺、二尊院、胜林院、月轮寺、法然寺(重名三)、誓愿寺、知恩寺、清净华院、金戒光明寺、知恩院。

日本净土宗之盛,由此可知,其影响更不可估量。

唐代初、中期,因唐高宗与武则天皇帝崇佛,使佛教大兴,僧尼骤增,钱财日盈,土地扩张且免赋税,致使国库紧缩。唐武宗崇道反佛,继皇位后开始没收寺院财产并于会昌三年()下“杀沙门令”,京兆府在长安城中打杀僧人三百余人。会昌四年,敕令尽拆大型寺院、佛堂,勒令僧尼还俗;会昌五年,寺庙几乎全部拆毁,僧尼全部还俗,强迫还俗的僧尼大约26万人,拆寺余所,寺院经像文物损失殆尽,此即会昌法难。在这场法难中,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灰飞烟灭,了无踪迹。

净土经典本应一脉相传,遭此法难,昙鸾、道绰、善导三位大师的著作,除《往生礼赞》被唐朝智升法师编纂于《集诸经礼忏仪》之中得以保存之外,其余尽数失传,法脉几乎断绝。正统的祖师思想及修行仪轨,已不得而知。

宋明以来一千多年间,中国只有天台宗、华严宗乃至禅密诸宗混合的净土法门,没有纯粹的净土法门。

但万分幸运的是我国著名佛学家杨仁山先生(—)在国外获知唐代从中国传往日本的善导大师五部九卷,和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等著作都完好保存在日本,便亲往日本将这些法宝请回。

杨仁山,安徽池州人,笃信佛教。年创办金陵刻印处,历尽艰辛,刻印经典两千余卷,并培养众多佛学人才,对近代佛教做出了巨大贡献。

杨仁山在英国伦敦结识了日本学者南条文雄,从南条文雄处得知,中国佚失的很多佛教宝典在日本完整地保留着。杨仁山于是通过南条文雄从日本寻回在中国失传的佛教著述三百余部,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就在其中!

这是净土宗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整个佛教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净土宗将再度复兴。亿万信众将据此进入纯正净土法门,备齐资粮,走出迷津。

功德不可思议,因缘不可思议。如果千余年前净土宝典没有东传,法难中毁灭的宝典便万劫不复。中日净土宗法源相承,架起了两国佛教徒和两国人民友好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04

结语

这次研讨会,提出以“祖德流芳,共续胜缘”的主题,是基于认识到净土宗等八大宗派是人类信仰的精神丰碑,其中净土宗精神丰碑由三部分组成。

其一是祖德丰碑。我们虽然尊崇净土宗立宗祖师善导大师,但后世尊崇的祖师共有十三位,每位祖师在净土思想和修行实践中都有重要贡献,都可以为后来修行者指点迷津。个人根器不同,在善导大师根本修行法门指引下,汲取各位祖师论述的精华,将会获得更多成就。

其二是祖庭丰碑。祖庭丰碑主要指祖庭文化,净土祖庭很多,上述介绍仅是最著名者。祖庭文化涉及面十分广泛,前面的文字已有谈及。这些文化无论是建筑、法物、文学、金石还是轶闻故事,都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流传至今,极其珍贵。此外,在修行方面,对于不了解佛教或不了解净土宗的人,可以比较容易地从祖庭文化中了解佛教、了解净土宗,从而可能由此机缘成为净土信众。

其三是经典丰碑。净土宗经典首先是三经一论,即:《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往生论》;其二便是善导大师所著《观无量寿经疏》四卷、《往生礼赞》一卷、《观念法门》一卷、《法事赞》二卷、《般舟赞》一卷。净土经典极其丰富,远不止这些经典。它们共同组成了净土经典宝库,同时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必将永远光照人间。

净土宗的修行虽然有自他二力的修持法门,但善导大师创立的以口念南无阿弥陀佛为往生舟楫的殊胜法门,圆融彼此,且占据了绝对地位。这一法门几乎影响到佛教各宗各派,成为佛教徒修行的最高理想和崇高追求。净土法门超越教派、超越民族、超越时代、超越国界,超越时空,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佛教徒的重要信仰。亿万信众由此获得巨大的精神力量和信仰动力,使人们向往西方弥陀净土的同时,首先更加重视现世净土,践行佛陀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伟大精神,为建设现实净土,增进众生福祉,维护世界和平而勇猛精进。

原载中国佛教协会会刊《法音》年12期

特别推荐:莲友经营的安养院慈悲为本值得托付

福建三明市泰宁善导安养院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演觉法师重磅长文善导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