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辽宁蒙古族蒙古贞部溯源六
TUhjnbcbe - 2021/2/24 10:27:00
北京最专业看白癜风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蒙古贞部溯源(六)

阿拉坦汗不但向西扩展势力,同时也向东方扩展势力,将永谢布余部喀喇慎、阿速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由其弟巴雅思哈勒(即老把都、昆都力哈)统摄喀喇慎并由河套地带移至张家口东北至开平一带驻牧,另一弟博迪达赉领有阿速,称永谢布。从此,名噪一时之大永谢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喀喇慎部。还通过联姻,通好乌良哈三卫,并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此时的所谓三卫其实只有朵颜卫一部,泰宁卫已被察哈尔吞并,其属众往流部人众即为原来的汪古部,此时以翁牛特的名称而成为察哈尔的一个分部。福余卫的属众为兀者部即郭尔罗斯,此时则已被科尔沁部吞并。

阿拉坦汗的基本依靠力量即是蒙古贞部,以蒙古贞为核心的右翼三万户在阿拉坦汗时期达到了鼎盛时期。《蒙古民族通史》第六章记述:“吉囊死后,俺答成为右翼领袖。四十多年间,俺答东走察哈尔大汗,北并乌良哈万户,西南吞西海,西北征瓦剌,横行明塞,威慑长城南北;又开发丰州川,与明朝建立封贡关系;引进*帽派藏传佛教。在*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均给蒙古社会带来巨大影响。嘉靖、万历间,土默特成为蒙古的*治中心和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俺答汗拥有索多汗,格根汗、彻辰汗等汗号,明敕封顺义王。”

在达赉逊库登汗率部东迁的时期,也就是在公元十六世纪中叶,即明朝嘉靖后半叶,科尔沁部从原驻地呼伦贝尔草原越过大兴安岭进据嫩江流域以至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广大地域。因为上述地域原属乌良哈三卫之一福余卫地盘,一时间被明朝误认为仍然是福余卫,冯瑗在《开原图说》中称:“今在广宁两枝,每假托太宁卫夷人,在开原三枝又假托福余卫夷人。虏亦狡矣!”其实,在当时,福余卫已经被科尔沁吞并,领主已经易人,后来,在清廷编定科尔沁部旗分时,才恢复原来的称呼即郭尔罗斯。科尔沁部南移后,明安台吉所部进至哈日塔拉、可里屈劳地方,被清廷编为博王旗即科尔沁左翼后旗,由其子木塞领首任扎萨克职。明安台吉的弟弟洪果尔台吉占据哈突塔拉和哈日大冷地方,被编为宾图郡王旗即科尔沁左翼前旗。上述之哈日塔拉即伊和塔拉、可里屈劳即朝老图,哈突塔拉即养善木河以北的大德、甘旗卡一带地方。这些本来到清末才改变称呼的地方,不应被误称。而哈日大冷至今也没有改变称呼。

在科尔沁部吞并福余卫的同时,泰宁卫被达赉逊库登汗亲自率领的察哈尔部吞并。达赉逊库登汗将汗庭移到泰宁卫领地的绕阳河右岸新建察罕浩特,指挥和纵容包括科尔沁、内喀尔喀在内的左翼各部侵掠明边,其子图们扎萨克图汗继位后更甚,成为明辽东的最大边患。有些资料不承认察哈尔东移后在绕阳河右岸修建察罕浩特的史实,竟指认察哈尔东移之前位于阿鲁科尔沁旗的“白城”(蒙语亦称察罕浩特),原汗庭遗址为其东移后的汗庭所在地,其实不对,理应改正。

吞并和占据乌良哈三卫的行动似乎是由达赉逊库登汗与左右六万户首领共同策划的战略行为。在泰宁卫和福余卫分别被察哈尔和科尔沁吞并的同时,昆都力哈(即老把都)率部进驻朵颜卫,并将朵颜卫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使之成为喀喇沁之组成部分。达赉逊库登汗至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将矛头指向明朝。此前,一直占据漠北草原地带的乌梁海万户拒绝接受汗庭的调遣,不断扰掠右翼各部的同时,与西部的卫拉特(瓦剌)密切来往,又擅自向明朝派出使节,于是由博迪汗亲自策划并付诸行动的剿灭乌梁海万户的战争于年(嘉靖十七年)爆发。博迪汗采取了以绝对优势兵力分头突袭的作战方略,乌梁海万户很快就被迫投降。《阿勒坦汗传》称“六万户大众起兵进攻时,兀良罕万户为其威势所慑服,图类诺颜、格勒巴拉丞相、额勒都奈三诺颜勉强投降。”战争结束后,摧毁并肢解了乌梁海万户,“分拨无数人众于各户为奴”。在此次战争中,土默特部大*在阿拉坦汗率领下迅速攻占杭盖山阳,截断了乌梁海万户西窜的道路,功劳巨大。此后他又分别于年(嘉靖二十年)、年(嘉靖二十三年),单独出征乌梁海,追剿乌梁海残部,先后收服翁古察以及莽乞尔丞相、莽海锡格津、波尔合布克等乌梁海残部首领,并且命莽海锡格津守护成吉思汗的八白室。为表彰阿拉坦汗的功绩,博迪汗授于其土谢图汗称号,阿拉坦汗从此树立了他在右翼三万户的威望和地位。消灭了乌梁海万户,即已剪除了后顾之忧,于年(嘉靖二十六年),达赉逊库登汗即位以后,首要任务即是最终消除明朝在蒙古地区的势力,乌良哈三卫就这样成了必须解决的目标。

朵颜卫所据之地到处崇山峻冷,不似福余、泰宁二卫那样很容易就被吞并。在强大的压力面前,朵颜卫虽然接受喀喇沁部的收编,却仍然保持其相对独立的地位。这样,出现了所谓“喀喇沁其名有三”的情形,《蒙古家谱》称:“喀喇沁其名有三:其汗之子孙台吉,则为西拉努忒喀喇沁;其故旧勋戚,则为博罗努忒喀喇沁;其各处俘降,则为哈拉努忒喀喇沁。”这就是说,以喀喇沁领主昆都力哈为首的*金家族封建主为最高等级,称西拉努忒喀喇沁;以非*金家族出身的朵颜卫大小头目为第二等级,称博罗努忒喀喇沁;而各处俘降为最低等级,称哈拉努忒喀喇沁。有人将这种封建等级曲解成“三个喀喇沁”,甚而将哈拉努忒喀喇沁说成是部落名称,十分不妥。由于明朝在辽东方面开设广宁、义州等马市,东部蒙古各部俱都前去与明互市,有的部落在进行互市交易中往往受骗。为了报复,一些部落就对明朝进行扰掠,甚而举兵进犯,明末所谓“辽东夷患”的根本原因即在于此。这样在辽东边外自开原至义州,出现了诸如土蛮、虎敦兔憨为首的兀鲁兀、摆妖、兀慎、敖汉、乃曼、纳林、巴林等等大小部落,造成这些部落似乎都拥挤在辽东边外的假像。其实,因为“小王子”达赉逊库登汗等蒙古大汗在此驻牧,各部均不敢侵夺。科尔沁至所以发展到养息木河即停止前进,根本原因即在于此。可以说,在蒙古贞部东迁以前,辽东边墙外,即今阜新地区,也就是西日塔拉一带,只有"小王子"的察哈尔部驻牧,其他部落虽然曾经在此处活动,都是属于“借路”性质。《蒙古族通史》所说这里“人满为患”的情形根本不曾出现。

乌良哈三卫被察哈尔、科尔沁、喀喇沁分头吞并以后,泰宁卫即往流部退居西剌沐伦河上游称翁牛特(其实往流即翁牛特的同音异写),福余卫即兀者(乌其叶惕)退回其南下以前的嫩江流域恢复了郭尔罗斯的称呼,惟朵颜卫一直固守在南下以后所占据的长城以北至大宁地区的山岳丘陵地带,并且利用其有利地形与宗主部落喀喇沁保持半独立地位,仍然以三卫的名义与明朝保持互市往来关系。为之在其领地内假设卫所,筑“可苛河套、哈拉河套、插罕河套”三座城堡以迷惑明朝。这里所说的“河套”应为“浩特”即城的意思。“可苛河套”即“呼和浩特”,位于大宁即今内蒙古喀喇沁旗之大明城,“哈拉河套”即“哈拉浩特”,位于喀喇沁旗之八里*;“插罕河套”即“查甘浩特”,位于今河北省平泉县近郊,仍称为“查甘浩特”。自明景泰以来,乌良哈三卫多次派出贡使,向明朝购买耕牛、农具等事象可以知悉,乌良哈三卫已经开发农业,从而成为漠南地区除土默特丰州川之外.又一处农业发展的地区。

阿拉坦汗将绝大部分精力用于向西发展,对东面的乌良哈三卫采取联姻方式以求和平交好。他不但带头和乌良哈三卫封建主联姻,娶朵颜卫首领革兰台女作自己的哈屯([备注]在线新华字典解释:蒙古语。娘子;王妃),还将女儿嫁给革兰台子长昂,同时又娶革兰台另一子董忽力的女儿给自己的长子辛爱*台吉做妾。联姻是封建时代建立和维系通好和睦关系的基本手段之一。昆都力哈进逼朵颜卫,迫使朵颜卫成为自己的属部喀喇沁之别部的时候,即娶革兰台的弟弟脱力的女儿为妾,就是后来在明朝典籍中多次提到的猛可真哈屯;昆都力哈次子青把都的女儿东桂嫁给朵颜部诺延影克的儿子长昂,从而使朵颜卫“心悦诚服”,成为喀喇沁的别部。昆都力哈即《蒙古家谱》以及诸多蒙文典籍上出现的拜思哈塞音和托郭尔坤都伦代青汗,明史多称之为老把都,他是阿拉坦汗的三弟,即达延汗第三子巴尔思博图特济农的第三个儿子,是阿拉坦汗的得力助手。年(嘉靖三十年)冬,明朝关闭当年春天开放的所有各边马市,阿拉坦汗为首的右翼各部又开始向明朝用兵,辛爱*台吉率部几次入宣府、大同,进还扰掠蓟辽。为了牵制辛爱*台吉,年(嘉靖四十二年)五月,明蓟辽总督杨选将人边互市的朵颜卫首领通罕(即长昂)扣捕囚禁起来,引起朵颜各部愤然。通罕是辛爱*台吉的岳父,一俟得到消息,辛爱*台吉即率兵协同朵颜卫人马破墙子岭长城而入边,残顺义、三河等地,明廷震恐,在京畿戒严。几经交涉,明朝释放通罕,并诛杀杨选,辛爱*台吉才引兵撤出长城。自此伊始,辛爱*台吉常住朵颜境,其驻地在马肺山近旁之满套儿,距明边仅百余里(今属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辛爱*台吉与其几位乌良哈夫人所生子女并未去土默特,而是和母亲一直住在朵颜卫,与辛爱*台吉所带来的土默特部众合在一起,号其所部为“兀爱营”,亦称“辛爱营”。兀爱营即为子孙部落的意思,而辛爱营则为辛爱*台吉之部落的意思。这就是土默特东枝的前身。

年(万历九年)十二月,阿拉坦汗卒。年(万历十一年)闰二月,辛爱*台吉袭封顺义王,号彻辰汗,明朝称乞庆哈。在他即顺义王位时,辞去了所有妻妾而收继乌纳楚钟根哈屯(即三娘子),这样兀爱营便落入其第九哈屯苏布亥夫人手中。苏布亥夫人与猛可真哈屯联手协作,屡犯明边,一时间成为明朝北部边境的最大威胁,明史说“塞上视两酋妇殆如虎狼也。”不过,此时的喀喇沁部已经分裂成三十六个分部,各有首领,史称三十六家二百四十七枝,多者二、三千骑,少者只数十骑。猛可真哈屯虽然嫁给了昆都力哈,她也如辛爱*台吉的乌良哈夫人们一样,也没有离开朵颜卫。如是,她和娘家侄女苏布亥夫人联手,两家合为一家,成了喀喇沁部最强悍的一枝,其他各家无不顺服,进而成为昆都力哈的长孙白洪大(《蒙古家谱》写作拜浑代)的基本依靠力量。明《宣德图说》称“统属节流支派三十余枝,共约部夷数十万有余,强弱相半”。不过其部众,特别是兀爱营基本上都是当初随辛爱*台东来朵颜卫的,因之称为土默特东枝,又称蒙古贞部。

下图:蒙古贞部的迁移路线

年(崇祯元年),迫于日益发展强大的后金压力,林丹汗放弃辽东西进,土默特东枝随即进占其辽东地盘,也就是今朝阳、阜新地区。因为在林丹汗的强大攻势面前,喀喇沁大营溃散,其中的察罕塔塔儿部便随同东土默特即蒙古贞部来到了今天的阜新地区,并且成了蒙古贞部的一个分部。察罕塔塔儿本来是融于汪古部形成的部落,作为喀喇沁部七营之一,由巴尔苏博罗特济农第四子,也就是昆都力哈的弟弟巴延达喇纳林台吉领有(《蒙古家谱》称巴延达喇纳林台吉为纳林诺言),最初在河套与土默特部一同驻牧,察哈尔部东迁后,随喀喇沁大营进驻大同、宣府边外应昌、开平一带,被称为大沙窝之地,也就是浑善达克沙地。《蒙古民族通史》第三卷第六章(二)证实:“辛爱*台吉原驻牧宣府边外,为土默特东枝,娶朵颜伯彦打来妹苏不亥为第九妾,生子赶兔(安兔,清译噶尔图)。*台吉袭封顺义王,移驻归化城,分割东部领地,其一即赶兔之兀爱营。崇帧初,林丹汗西进,赶兔子俄木布楚琥尔降清,是为东土默特右翼旗。”

实际上,所谓的兀爱营是土默特部由六营(六个鄂托克)分成十二营以后才出现的,史料将当时的土默特称作六营十二哨七十三枝,或者干脆简略成十二土默特。《蒙古民族通史》还记述:“年(万历十九年),神宗诏停止扯力克(备注:阿拉坦汗之孙,辛爱*吉台即僧格汗之子)市赏,年(万历二十七年)恢复。从明方记载看,扯力克时代出现了所谓顺义王六大部落十二哨的说法,有学者认为‘无疑在他祖父俺答时代已俨然存在了’。以后发展为十二部落,也就是蒙文史籍中的十二土默特。”

这里是说,在阿拉坦汗时期已经出现并形成了十二土默特。这是由于阿拉坦汗为了东进,更是为了便于管理,依照蒙古族自古以来的规则,将所部分割,把六个鄂托克分为东西二部,形成左右翼,左翼由其长子辛爱*台吉掌管,右翼由自己直接掌管。这样就出现了兀爱营,由辛爱*台吉统领,将兀受营又叫成辛爱营正在于此。兀爱营里包括来自原土默特六个鄂托克之所有部落的部众,当然也包括其核心集团被称之为蒙郭勒津的多罗士闷的部众。《蒙古民族通史》还证实:“朵颜革兰台第三子猛古歹的后裔所领部落,接受辛爱*台吉后裔土默特别枝兀爱营的控制,明末与兀爱营一同投降后金,入清成了东土默特左翼旗。”

这里是说:“入清成了东土默特左翼旗”的并不属于兀爱营,而只是接受兀爱营控制的朵颜卫部落。然而,恰恰是成为东土默特右翼旗的兀爱营并不称为蒙郭勒津即蒙古贞,而是所谓“接受控制”的“朵颜卫部落”人清建立土默特左翼旗而称为蒙古贞旗,也就是蒙郭勒津旗。如果按《蒙古民族通史》的说法,东土默特左翼旗的部众并不属于兀爱营,就是说他们只是“接受控制”的朵颜卫人众,是冒牌。一直以来,有一种观点否认和藐视蒙古贞部的存在,进而无视蒙古贞的历史文化,尤其是清朝以来,这种观点有增无减,以至认为蒙古贞人众来源于通古斯民族。然而,事实就是事实,一脉相承的蒙古贞历史不但不容藐视,也不容抹煞。以同时期(即兀爱营时期)的事实为例,昆都力哈娶自朵颜卫的哈屯,既没有被叫成“朵颜哈屯”也没有被叫成“兀爱哈屯”,偏偏叫成“猛可真哈屯”。猛可真是蒙古贞的同音异写,和当初孛儿只吉歹篾儿干之妻忙豁勒真豁阿一样,猛可真并非其真实的名字,而是说明其出身于蒙古贞部,以部名称之,表示庄重,还表示其身份和地位。这是蒙古民族自古以来形成的风俗习惯之一,至今在蒙古贞地区如果娶自科尔沁的媳妇,人们很自然的称她为“科尔沁媳妇”,如果娶自汉族就称她为“伊日根妣日”,即“汉族媳妇”。猛可真哈屯出生于蒙古贞家庭,她的娘家人属于蒙古贞部而非属于朵颜部。这就是说,猛可真哈屯的家庭至少在她父亲脱力时期即已成为蒙古贞人。《蒙古游牧记》记述:“元臣济拉玛十三世孙善巴与喀喇沁为近族。祖莽古岱始由喀刺沁徙居土默特”,而善巴与其叔赓格尔在降附后金时,一个是土默特东枝的宰桑即丞相,一个是卫征即武将,俱都是首领。这就是说做为“兀爱营”的组成部分,朵颜贯族其实已是蒙古贞人。如果从“兀爱”的另一种意思分析,即为“份子”,是指所继承的遗产。这样无论从辛爱*台吉方面分析,还是从苏布亥夫人方面分析,“兀爱营”的地位和性质都十分明确。因之,将兀爱营与土默特东枝分割起来的作法并不妥当,而是兀爱营部即土默特东枝,反过来土默特东枝也是兀爱营,二者是一个整体。由是我们不难理解,东土默特左翼旗即人们所说的蒙古贞旗,其实也是兀爱营演变而来,并不存在谁受谁的控制问题。因为俄木布楚琥尔是辛爱*台吉的嫡孙,兀爱营即土默特东枝以他为首领则是自古以来蒙古部落承继领有的老规矩,说白了,其实东土默特右翼旗也是蒙郭勒津,乃至土默特西枝都是蒙郭勒津,按今天的通行叫法,即蒙古贞。由是我们更不难理解,土默特左翼旗的属众称自己是蒙古贞人而否认自己是乌良哈人的道理,同时也不难理解土默特左翼旗的扎萨克是乌良哈姓氏的原由。

当初土默特和三卫联姻,进而又和喀喇沁共同肢解了三卫,三卫三十六家或成了喀喇沁或成了土默特。可实际情况是,三卫统统加入了喀喇沁。《蒙古民族通史》也证实:“天启初年,老把都后裔的哈喇慎大营进一步加强对朵颜的统治,朵颜三十六家已经是哈喇慎的别部;按游牧民族的惯例,这些五两案部落统统成了哈喇慎。但是,为了通贡、互市、求赏,他们仍然以朵颜名义与明朝交往,于是在汉文史料中二名混同起来。”

从上面的记述,不难理解土默特东枝虽然与喀喇沁一同降附后金,却和喀喇沁有本质的区别。土默特东枝中虽然有乌良哈姓氏,而且还是首领,但他们只是属乌良哈姓氏而已,并非自成部落,而是因父辈的婚姻而在蒙古贞部里土生土长的乌良哈姓氏。因为土默特与蒙古贞一直混同,可以认定土默特即蒙古贞,而蒙古贞也是土默特。清时,将蒙古贞旗命名土默特左翼旗理所当然,对蒙古贞旗的扎萨克让乌良哈姓氏担任,也是理所当然,根本无可挑剔。

下图: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地图

点击查看原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辽宁蒙古族蒙古贞部溯源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