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红*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团结战斗、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但是,红*长征是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情况下,被迫举行的战略转移。当然,第五次反“围剿”并不是必然要失败的,而是由于在*事指挥上战略战术的错误而造成的必然结果。
实行冒险进攻
年5月,蒋介石置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于不顾,顽固地坚持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策,继续调集部队进攻红*。9月25日,蒋介石采取“三分*事、七分*治”和“堡垒主义”新战略,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进行第五次“围剿”。
这次“围剿”,他调集了50万兵力,首先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战略要地黎川。
黎川,位于闽赣边界地区,东连光泽、邵武,南达建宁、泰宁,西通南丰、南城,北出金溪、资溪,战略地位重要,由闽赣*区部队防守。然而,当时闽赣*区的部队几乎全部被调去配合红一方面*东方*作战,而防守黎川的兵力只有一个70人的教导队和一些地方游击队,力量十分薄弱。在国民**进攻开始前,闽赣*区司令员兼*治委员萧劲光曾向中革*委建议,红一方面*主力应及早集结于黎川东北的光泽、资溪一带,从翼侧打击进攻黎川之国民**,而不应该死守黎川。毛泽东也认为,应该放弃黎川,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把国民**诱到建宁、泰宁地区,集中红*主力,依托根据地和人民群众的有利条件,在运动中加以各个歼灭。
但是,“左”倾教条主义领导者却全盘否定了毛泽东为红*提出和制定的一整套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命令红*实行冒险进攻,要求红*死守黎川,不能丧失根据地的一寸土地。由于这时的红一方面*东方*仍在围攻福建的将乐、顺昌,中央*正在江西永丰、乐安地区作战,一时难以赶到黎川。9月28日,黎川被国民**占领。
国民**占领黎川后,加速构筑工事,巩固黎川与资溪桥、硝石之间的联络,以全力完成其由吉水到黎川的“全线封锁”。
◆年12月,第五次反“围剿”进行中的周恩来和红一方面*的部分领导人在福建建宁合影。(左起:叶剑英、杨尚昆、彭德怀、刘伯坚、张纯清、李克农、周恩来、滕代远、袁国平)
恰在此时,共产国际*事顾问李德于9月下旬从上海来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博古虽是中共临时中央的主要负责人,但他不懂*事,就把红*的决策权、指挥权完全交给了李德。李德作风独断专行,蛮横粗暴,在博古的积极支持下,凌驾于中国共产*之上,成为“太上皇”。他所制订和下达的具体作战计划,甚至越过红*总部,直接指挥前方部队作战。
后来,曾经担任过李德翻译的伍修权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李德的独断专行取代了*委的集体领导。”“由李德一人躲在房子里凭着地图指挥战斗。”红*的许多失利“本来都是李德的主观主义瞎指挥造成的,可是他却动不动就训斥处分别人,不断发脾气骂人,根本听不得反对意见”。“当时中央的错误领导和李德本人的专横作风,使他成了一个地道的‘太上皇’。”在这种情况下,身为红*总*委的周恩来的艰难处境是可想而知的。他虽还在前线,但对重大*事行动的指挥权力已被剥夺,只能提出建议,而这些建议又往往不被采纳。
这时,博古、李德等人震惊于黎川一城之失,为了恢复“赤色黎川”,命令红*进攻国民**的堡垒阵地硝石。
硝石,位于黎川、南城之间,扼黎南大道,地位重要。早在9月29日,国民**将领陈诚即命第24师由南城进至硝石,筑垒固守。至10月上旬,国民**第24师在硝石已构成了第一、第二线阵地,形成坚固的支撑点。红一方面*东方*按照中革*委的命令,于10月9日开始,连续攻击硝石5日不克。10月13日,国民**第9、第11、第14、第94师,由南城进抵硝石;第90、第67师等部进驻新丰街;第8纵队一部兵力由黎川向硝石开进。东方*已处于国民**“包围的威胁之下”,中革*委被迫放弃进攻硝石的计划,命令东方*“从现在的地域南移至新桥、东山、金坑的地域”。东方*“开脚一步就丧失了主动权”。
但是,“左”倾教条主义领导者仍然无视国民**在硝石、资溪桥地区集结重兵的实际情况,仍然命令红一方面*深入国民**堡垒地域间隙中去消灭敌*,并提出:“如果原则上拒绝进攻这种堡垒,那就是拒绝战斗。”据此,红一方面*从9月下旬至11月中旬,为恢复“赤色黎川”,御国民**于根据地之外,连续寻战近两个月,先后进行了硝石、资溪桥、浒湾、八角亭、云盖山、大雄关等多次战斗,不但未能恢复黎川,阻止国民**的进攻,反使部队遭受很大损失,完全陷于被动的境地。实践证明:在兵力、火力占绝对优势的国民**进攻面前,红*应该按照毛泽东一贯倡导的思想,依托根据地和人民群众的有利条件,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实行战略退却,以保存*力,准备反攻。“若不退后一步,则必危及*力的保存”。
拒绝与国民*第十九路*合作
年11月20日,正当红*第五次反“围剿”作战陷入被动之时,国民*第十九路*将领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联合国民*内李济深等一部分反对蒋介石的势力,在福州成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府”,公开与蒋介石统治集团决裂,掉转枪口向蒋介石开火。这是国民*营垒中的一次分裂,在历次反“围剿”斗争中是没有的,对红*的反“围剿”作战十分有利。
毛泽东敏锐地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立即向中共临时中央建议:以红*主力“突进到以浙江为中心的苏浙皖赣地区去,纵横驰骋于杭州、苏州、南京、芜湖、南昌、福州之间,将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威胁敌之根本重地,向广大无堡垒地带寻求作战。用这种方法,就能迫使进攻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地区之敌回援其根本重地,粉碎其向江西根据地的进攻,并援助福建人民*府”。
后来,毛泽东曾风趣地说,他这个建议就是和国民**“换防”,国民**要到中央革命根据地来,红*就让给他,红*到江浙一带去打游击,重新开辟新的根据地。当然,国民**是不会同意的,必定回防其根本重地,红*就由战略防御变成战略进攻,国民**则变成战略防御了,不但国民**的碉堡主义将失去其作用,而且红*还可以发挥特长,在运动中大量歼灭国民**的有生力量,打破国民**第五次“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必定能够恢复。
毛泽东的这一建议是极有见地的。它不仅能够有力地支援第十九路*,解福建*府之围,推动全国抗日反蒋形势的发展,而且可以调动国民**主力回援其根本重地,进而打破其第五次“围剿”。
◆红*错失和十九路*合作良机。图为十九路*将领在福州召开人民临时代表大会的合影。
这一点,就连国民**的有识之士也是认识到了的。他们认为毛泽东的主张“是在闽变发生之时,全般情势已有重大变化,为了利用此种情势,改变原来的作战方针,由战略守势,改为战略进攻,其进攻目标,指向国*必救之地。如匪果真照此行动,诱使国*调离江西的可能性,不能说全无”。如果红*与第十九路*合作,“战力至少可增一倍,在无碉堡地区采取运动战,作战线指向苏、浙要地,可能吸引国*调离江西,而减轻对赣南围剿的压力”。
但是,博古、李德等人拒绝采纳毛泽东的这一正确建议。他们既怕红*转向国民*统治区而丢失中央革命根据地,不敢举行本来有利的向国民**后方的进攻,又忽视了日本*国主义入侵已经引起中国各阶级*治态度的变化和国民*营垒的分裂,仍然坚持其中间派别是所谓中国革命“最危险的敌人”的信条,继续采取一切斗争、否认联合的“左”倾*策,不愿与第十九路*建立真正的合作。他们“根本不了解在*治上*事上同时利用十九路*事变是粉碎五次‘围剿’的重要关键之一”。这样,红*不仅丧失了粉碎国民**第五次“围剿”的良机,而且日趋陷入不利的境地。
实行消极防御
年1月下旬,蒋介石镇压了福建事变后,重新调整*事部署,以入闽“讨伐”第十九路*的主力为基础,编为“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东路*,委任蒋鼎文为总司令,卫立煌为前线总指挥,下辖第2、第5路*和总预备队,共16个师另1个旅、2个团。顾祝同仍任北路*总司令,陈诚为前线总指挥兼第3路*总指挥,下辖第1、第3、第6、第20、第26路*和总预备队,共25个师另2个旅、1个支队和3个团。蒋介石调整部署之后,命令东、北两路*重新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起进攻。1月25日,陈诚秉承蒋介石的命令,率领北路*第3路*主力,在飞机和大炮掩护下,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起新的攻击。
◆《红色中华》关于广昌失守的报道。
在国民**新的进攻面前,博古、李德等人被气势汹汹的国民**吓倒,由*事冒险主义改为*事保守主义,不但要求中央红*(年2月由红一方面*改称)在重要城镇、大居民点、交通要道、隘口等地构筑碉堡,处处设防,以阵地防御战结合“短促突击”顶住敌人,而且经常轻率地命令红*以主力对敌*的堡垒阵地发动进攻,致使中央红*不断遭到严重的损失。特别是广昌保卫战,红*虽然毙伤俘国民**共人,而自身却伤亡人,约占参战总人数的五分之一。其中红3*团伤亡人,约占全*团总人数的四分之一。这是红*历史上最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它给红*尔后的作战带来了极为有害的影响。
对于广昌保卫战的失败和部队的重大伤亡,红*广大指战员强烈不满。红3*团*团长彭德怀在广昌保卫战一结束,即同*治委员杨尚昆见博古、李德,当面批评李德的瞎指挥。他说:“你们的作战指挥从开始就是错误的”,“在敌碉堡密布下,进行短促突击,十次就有十次失败,几乎没有一次是得到成功的”。“这次广昌战斗你们看到了!这种主观主义,是图上作业的战术家”。彭德怀还气愤地痛斥李德是“崽卖爷田心不痛”。在后方的毛泽东也对广昌保卫战提出尖锐的批评。他说,广昌战役对红*来说,是个灾难,毫无战绩。曾经支持“左”倾错误主张的张闻天也公开批评广昌保卫战:“同敌人死拼,遭受不应有的损失,是不对的”,并开始逐步认识到“左”倾教条主义的严重危害。
被迫决定实行战略转移
年5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经过近10个月的反“围剿”作战,西起龙冈,中经广昌,东迄建宁、泰宁、归化、永安、连城,南至筠门岭,均被国民**占领,红*受到很大损失,根据地遭到严重破坏,部队供应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十分困难,红*如果“继续在内线作战,取得决定的胜利已经极少可能以至最后完全没有可能”,应该毫不迟疑地转变战略方针,实行战略上的退却,以保存有生力量,“在广大无堡垒地区,寻求有利时机,转入反攻,粉碎‘围剿’,创造新苏区,以保卫老苏区”。
当时,博古、李德等人对此问题也有所考虑,准备实行战略转移,并成立了博古、李德和周恩来“三人团”,负责处理一切,同时把这一设想报告了共产国际。
但是,共产国际的态度十分暧昧。6月25日,他们复电虽然表示:“为了保存活的力量”,同意转移。但也批评博古、李德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情况估计太悲观。他们指出:“动员新的武装力量,这在中区并未枯竭,红*各部队的抵抗力及后方环境等,亦未足使我们惊慌失措。”因此,博古、李德等人未能果敢地作出战略转移的决定,而是继续命令中央红*主力在根据地内实行“六路分兵”,“全线抵御”,与优势的国民**拼消耗,企图阻止国民**的推进。并派红7*团和红6*团分别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赣革命根据地转移到闽浙皖赣边区和湘中地区,开展斗争,创建新区,吸引国民**北上和西进,以减轻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压力,配合中央红*主力粉碎国民**的第五次“围剿”,企图“用一切力量继续捍卫中区来求得战役上大的胜利”,完全忽视了有生力量的保存,结果为国民**所制,使红*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
实践再次证明: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下,单纯阵地防御结合“短促突击”的战术,是不能阻止国民**的推进的,它“仅对于敌人有利,而对于现时工农红*是极端不利的”。
◆图为长征前的红*队伍。
这时,派出的红7*团和红6*团,由于兵力小,均未达到调动国民**、减轻中央革命根据地压力的目的;根据地进一步缩小,人力、物力已经匮乏,红*在内线打破国民**的“围剿”已经根本没有可能。特别是到了9月上旬,红*在驿前以北的阵地沦陷后,国民**“从各方面伸入到苏区大门内来,求我决战,实现其占领兴国、石城、汀州、会昌,与总攻瑞京的计划”。博古、李德等人被迫放弃在根据地内部抵御国民**的计划,决定于10月底或11月初实行战略转移,准备到湘西去同红2*团和红6*团会合,“先放下行李,尔后实行战略反攻”,以粉碎国民**的第五次“围剿”,恢复中央革命根据地,并开始进行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准备:
第一,改变了战略指导思想,决定以保存有生力量为主,保存地域为辅。9月8日,中革*委发出指示,要求中央红*在阻止国民**推进时,应以“最高度的节用有生兵力及物质资财”为基本原则。9月15日,中革*委又发出训令,明确规定:“无论如何应该以保持自己有生力量和物质基础为我们作战的第一等基本原则。保持地域,不轻遗寸土予敌人,这应该放在前一原则之下来遂行的。”
第二,选定了突围的方向,决定沿着红6*团西进的道路,到湘西去会合红2*团和红6*团。9月8日,中革*委发出“补充训令”,命令红6*团向湘西转移,先“在城步、绥宁、武冈山地区”行动,“最少要于九月二十号前保持在这一地区内行动”,“以后则转移到湘西北地域,并与红2*团在川贵湘边境行动的部队取得联络”,以“吸引更多湘敌于湘西北方向”。这表明,中共中央此时已选定了突围的方向,并赋予红6*团探路的任务。
第三,建立健全***各级指挥机关,加强对突围部队的领导和指挥。9月13日,中革*委发出指示,命令中央红*各*团在10月1日前组织好后方机关,加强运输队的建设;在国民**占领区域的县、区*事部立即改为县、区游击司令部,县、区*事部长改为游击队司令员、队长,县、区委书记兼游击队*治委员。并规定:“如在边区和中心区域有被敌人侵犯之可能时,则即将*事部作上述改组”。这些措施从组织上对中央红*突围西进及其突围后如何坚持根据地的斗争,作了初步安排。9月19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执行委员会主席张闻天发出《关于边区战区工作给各县苏维埃的指示》,取消了经济部、财*部、粮食部,成立了财*经济委员会,“保卫局与裁判部合并为肃反委员会”。
第四,组建新的*团,企图增强部队的作战能力。8月25日,中革*委发布了《关于成立第二十一师的命令》,决定:以第61、第62团和由赣江独立团改编的第63团合编为第21师,任命周昆为师长,*甦为*治委员,唐睿为参谋长,罗荣桓为*治部主任,全师共余人。9月8日,该师正式成立。9月21日,中革*委又决定以第21、第23师合编为红*第8*团,周昆任*团长兼第21师师长,*甦任*团*治委员兼第21师*治委员,唐睿任*团参谋长兼第21师参谋长,罗荣桓任*团*治部主任兼第21师*治部主任。红8*团司令部由第21师司令部代理。其任务是:以运动防御,阻止由龙冈向古龙冈方向推进的国民**第6路*第7纵队的前进,为中央红*主力准备突围争取时间。此外,9月15日还成立了教导师,张经武任师长,何长工任*治委员。
第五,征集新兵,壮大红*力量。9月1日,中共中央组织部、总动员武装部等为了补充中央红*各部队,加强突围西进的力量,发出在9月动员3万新战士上前线的通知。9月4日,中革*委在《红星》报上又发表了《为扩大红*的紧急动员的号令》,要求中央革命根据地“无论如何要做到在九月间动员三万新战士去上前线”。各级*、*领导机关积极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迅速展开了空前紧急的兵员动员和粮食、草鞋、食盐、棉被、*用器材等的筹集工作,为中央红*实行战略转移补充了大量兵员和物资。
第六,与国民*粤*陈济棠部进行停战谈判,借道顺利通过国民**的封锁。中共中央、中革*委为减轻中央红*突围西进的阻力,利用陈济棠同蒋介石之间的矛盾,决定接受陈济棠的建议,同其进行停战谈判。9月,以中革*委主席朱德的名义致函陈济棠,提出和谈的几项条件,并请他派代表到瑞金共同协商抗日反蒋的作战计划和其他事宜。随后,中央红*代表潘汉年、何长工按照中共中央和中革*委的指示,同粤*代表进行和平谈判。双方经过反复磋商,达成了五项协议,为后来中央红*顺利通过国民**的第一道封锁线,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第七,发布预先号令,进行突围的*治思想动员。9月29日,中共中央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委员会主席张闻天的名义在《红色中华》报第期上发表了《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的署名社论,指出:“为了保卫苏区,粉碎五次‘围剿’,我们在苏区内部求得同敌人的主力决战”。然而,为了同样的目的,“我们有时在敌人优势兵力的压迫之下,不能不暂时的放弃某些苏区与城市,缩短战线,集结力量,求得战术上的优势,以争取决战的胜利”。这个社论,实际上是中央红*准备实行战略转移的第一个公开信号。10月8日,中共中央在给中共中央分局发出的训令中,又进一步指出:“现在敌人占领了石城,东西两路的敌人正向着汀州、兴国前进”。在这种形势下,“正确的反对敌人的战斗与彻底粉碎敌人五次‘围剿’必须使红*主力突破敌人的封锁,深入敌人的后面去进攻敌人”。这种战斗方式,是“克服敌人堡垒主义,以取得胜利的重要方式”,是“*目前行动的方针”。训令同时要求“中央分局在主力红*突围以后,应该适时的在*内干部中进行重大的解释工作。”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形势图。
但是,红*的战略转移是一次大规模的*事行动,必然会遭到优势的国民**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围追堵截。因此,必须进行必要的和充分的准备,否则会陷入被动。中共中央尽管进行了一些准备,但准备不足,不充分。特别是对于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这个关系到*和红*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只限于中共中央上层少数几个人了解。甚至在中央*治局会议上也没有进行过讨论,“关于为什么退出中央苏区、当前任务怎样、到何处去等基本的任务与方向问题,始终秘而不宣”。中共中央、中革*委所下达的一系列命令、指示、通知,多以“绝对秘密”为由,严禁向干部和部队传达。“因此,在*事上,特别在*治上,不能提高红*战士的热情与积极性,这不能不是严重的错误。”特别是10月6日国民**占领石城后,博古、李德等人决定提前1个月实行战略转移。因此,许多***高级干部对于战略转移没有思想准备或者准备很不充分;部队亦未进行必要的动员和休整,有的部队在撤离战场后又匆忙踏上了新的征程;新征招的战士尚未完全集中和进行必要的训练,有不少新兵在转移后,才陆续补入部队,等等,表现了不应有的“仓猝的出动”。
当时担任红1*团第1师师长的李聚奎,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深情地说:在红*历次的反“围剿”中,部队由一个区域作战转移到另一个区域作战,是常有的事,犹如家常便饭。过去部队转移时,*团首长总要尽量争取时间采取各种方式面授任务,讲明情况;遇到情况紧急时,也要给师的主管干部直接打个电话。可是这次部队转移,*团司令部只是通知我们按行*路线图指定的方向前进。而且每天要到达的地点,是一天一通知,即第一天指定第二天要到达的地点,第二天指定第三天要到达的地点。至于红*主力为什么要转移?转移到何处去?均不得而知。后来我们才知道,中央红*主力这次转移,由于“左”倾冒险主义的领导者强调*事保密,不但我们当师长的被蒙在鼓里,就连*团首长也不了解全部意图。
这样,我们部队离开兴国时,不但来不及召开驻地群众的告别会,而且有的干部连自己在地方工作的家属也来不及通知。这除了因为时间仓促之外,还因为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次红*主力离开中央苏区会离开那么久,离开那么远。
10月7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委命令红24师和地方武装接替中央红*主力的防御任务,红*主力由瑞金、兴国、雩都、长汀、宁化等地向集中地域开进,准备实行战略转移。9日,红*总*治部发布《关于准备长途行*与战斗的*治指令》,要求“加强部队的*治、*事训练,发扬部队的攻击精神,准备突破敌人的封锁线,进行长途行*与战斗”。
10月10日,中共中央、中革*委由瑞金出发,率领两个*委纵队和中央红*第1、第3、第5、第8、第9*团,共8.6万余人,开始实行战略转移。
至此,中央红*在地方武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下,历时1年之久的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以失败告终。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改变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格局,影响了其他各根据地的斗争,使中央红*战略转移由局部演变为全局性的战略大转移——开始了闻所未闻的伟大长征。
(*史博采年1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