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国民革命产生”“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等。
中国的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介绍
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这一基本国情为中国革命能够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提供了根本条件。
国民革命产生的政治影响为红色政权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客观条件。
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主观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及其各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发展的前提和根本保证。
什么是红色政权
红色政权是由无产阶级领导建立的政权,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革命政权称为“红色政权”,农民武装称为“红军”,革命根据地称为“红区”或“苏区”。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由无产阶级领导并建立的革命政权称为“红色政权”。其中工农武装称为“红军”,革命根据地称为”红区“。
红色政权的发展过程
年,建立了江西工农革命军,开辟了东固、桥头等革命根据地,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年,在闽西地区发动平和、龙岩、后田、永定和上杭蛟洋等地武装起义,建立了工农革命军第七军第十九师,成立了永定溪南区苏维埃政府,为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年,在井冈山根据地开始向赣南进军。2月11日,红四军进抵瑞金与宁都交界的大柏地山区,歼灭尾追之敌刘士毅旅大部,俘敌余人。随后北上东固,与红军独立二团、红军独立四团会师,在赣南站住了脚。4月初,红四军在瑞金同从井冈山转移到赣南的红五军主力会合。5月至10月间,红四军乘福建军阀部队主力去广东参加粤桂军阀战争的机会,先后两次进入闽西,在闽西工农武装的配合下,歼灭地方军阀陈国辉旅和卢新铭旅。
年春,包括兴国、雩都(于都)、宁都、瑞金、安远、寻乌等县的赣西南根据地初步形成。
年,红一方面军粉碎敌人的第三次“围剿”后,赣西南、闽西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至此,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中央革命根据地最大时辖有瑞金、会昌、寻邬、安远、信丰、雩都(于都)、兴国、宁都、广昌、石城、黎川、建宁、泰宁、宁化、清流、归化、龙岩、长汀、连城、上杭、永定等21个县,人口约万。它对各地区的红军游击战争的发展和革命根据地的建设起了鼓舞和示范的作用。
红色政权的性质
“宪法大纲”规定红色政权的性质是工农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民主集中制的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还规定了工农民主专政的基本任务,以及工农群众的基本权利,政权对内对外的方针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