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漳州,请讲。”一句简短的开场白,在漳州群众听来,却是分外真诚、亲切。而他们对这份真诚、亲切,也报以认可、感激。
“我有两个最好的亲人,一个是儿子,另一个就是咱们漳州。”
“没事,因为你们是,这点小事没什么。”“没有你们,我这几个月就算是白干了!”……
01:27执勤时除了穿警服,为什么还要戴上红袖标?这背后隐藏着哪些“秘密”?
百分百的满意率,体现在年均获赠的面锦旗里,更体现在群众口口相传的好口碑里。
年1月10日,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当天,福建“漳州”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30余年里,与这支队伍有关的故事可谓成千上万。每个故事有如海浪上的一朵小浪花,虽然占比很小,却可以折射出蕴藏在所有故事里的光芒。
年1月10日,福建省漳州市公安局举行升警旗仪式
“漳州”何以成为“王牌热线”?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漳州”,已经深入漳州百姓心中。
年5月的一天,超强台风“珍珠”正面袭击漳州。早晨6点多,漳州市区一老旧小区因地势低洼,洪水已经淹到居民楼一层,不少老人、小孩来不及撤离,被困在二楼。
接警后,时任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直属大队(“漳州”)中队长郑瑞钟迅速带队赶到现场。
这时,暴雨越下越大,垃圾、树枝、杂物、污水横流,到处是求救声。那个阶段,救援设备缺,看到水位不断上涨,民警们顾不了太多,拆门板、找床板、扛梯子,光着脚,顶着洪水,一步步艰难地向居民楼靠近。
00:59为什么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漳州”?听听群众怎么说!
随后,民警有的抱,有的背,把老人、小孩接下来,放在门板、床板,楼下的队友排队接力。5月的洪水十分冰冷,队友们全身湿透、又冷又饿,泡在水里3个小时,终于救出全部群众。
“我有两个最好的亲人,一个是儿子,另一个就是咱们漳州。”年近80岁的林大爷看着疲惫不堪的民警,眼含热泪说道。
为民的底色不变,这支队伍的精神也就不变。遥望当年,7个人、3支枪、一辆铁三轮,立下了“接警后3分钟内抵达现场”的规矩,许下了“四有四必”的承诺。
一时间,“漳州”成为了“王牌热线”,而“漳州”的精神也开始在漳州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孕妇的一句话,为何让他们动容?
年10月23日的凌晨,刚搬迁到漳州芗城区的一名孕妇报警称要分娩了,可丈夫外出,又举目无亲,她怀着一线希望拨通了“”报警电话求助。“漳州”接医院产房,最终确保孕妇及婴儿的平安。
无独有偶。年11月24日深夜,漳州水泥厂一名女工打电话报警,称其下班刚出门口,发现有陌生男子尾随跟踪,她觉得害怕,不敢独自回家。接警后,“漳州”指派一名民警将这名女工平安送达。
00:35记者随警记录日常巡防
两件事虽小却影响很大,在社会上传开后人民群众交口称赞,让许多群众感到久违的温暖,也引发了“漳州”全队换位思考大讨论。
“警察到底是干什么的?警察的职责是打击犯罪、维护治安,如果连送孕妇、送女工的事都要我们管,那警察岂不成了社会‘保姆’?”
几天后,那位被救助的孕妇刚出院,就抱着孩子拿着鸡蛋、红糖等来到队里,一进门就喊“共产党好,‘漳州’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孕妇的一句话,让所有在场的民警无不动容,也坚定了“人民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人民的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的建队初心。
秉持着这样的初心,一代又一代“漳州”人坚守着、奋斗着,将维护治安与服务群众并重,体现了“漳州”人的气魄与担当,响亮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的根本政治立场问题。
多了两个字,却走出了新路子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唯改革者进。“漳州”三十年来走过的路,就是勇于改革开拓、不断发展的路。
年8月1日,原本在漳州市公安局芗城分局刑警队的“”盗窃报警电话被移到治安巡逻中队,设立报警台。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举动,成了漳州勤务改革的发端——漳州首创全国城市快速反应机制,主动担负起市区路面违法犯罪的接警和处置任务。
年12月5日,漳州市公安局把“”报警台改为报警服务台。虽然只是多出了“服务”二字,却走出了维护治安与服务群众并重的新路子——
“漳州”民警夜间开展巡逻
在全国首创报警与巡警队伍有机结合的快速反应新机制,在全国率先将民生类警情作为巡警的工作内容之一,在全国首次发布“人民群众有困难,需要警察帮助的,均可拨打电话”的公益广告,作出“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的服务承诺,引领中国警务变革。
彼时,人民群众在期盼中终于欣喜地看到,一支真心为民的警察队伍走进他们的中间。
“这拉开了警务机制变革的大幕。自那时起,为人民服务就开始刻进这支队伍的灵魂。”现任“漳州”大队长黄海强告诉记者,年8月公安部现场会后,仅用4个月时间全国各地均开通报警服务台,报警电话走入寻常百姓家,“”这个号码不断深入民心,成为密切警民关系、党群关系的桥梁和纽带。
首个警察节当天,为新警授袖标
30年来,“漳州”先后进行了多次重大勤务机制改革,但每次改革始终围绕着“人民”二字。
年,为了回应群众的呼声,漳州市公安局全面充实“漳州”队伍,配齐高科技警用装备,落实动态网格布警,坚持联勤联防联动,着力打造“漳州”升级版,探索构建了“主动预警、精细布警、多维接警、动中处警和智能化指挥、精准化服务、标准化执法、专业化建设”的“四警四化”警务新机制,为警务工作迈向现代化作出大胆尝试。
年12月,漳州市公安局又组建合成作战中心,从“快派快处、快破快挽、快督快结、快奖快惩”八个方面入手,打造主责主业全链条快速精准作战体系,推动维稳安保、社会防控、打击整治、执法规范、队伍管理全要素创新发展,在更高起点上持续推进现代警务模式成熟定型。
然而,不论“漳州”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如何跨越升级,这个集体与人民群众的心始终贴在一起,为人民服务始终是其坚定不移的前进方向。
一秒,生与死的时间差
“漳州”的更快更灵,一直就在细节中体现。
“要我们这帮人来干什么,就是要为人民服务!只要一个电话,第一个到现场的就是我们!”“漳州”第三任大队长许佳介绍,“漳州”在初创时期实行不脱衣、不脱裤、不脱袜“值班三不脱”,接警后,值班民警直接从三楼顺竹竿滑下,为出警挤出宝贵30秒。
“漳州”民警林泽斌讲述了令他难忘的故事:年三伏天的中午,警校刚毕业的他和中队长王建龙处理完一起纠纷,渴得不行。
路过岗亭时,他接了一大杯水,“咕咚”一下喝完,要再接水时,却被中队长拦住了:“解渴就好,别喝多,万一待会上厕所时警情发生,可是要耽误几十秒。咱们的一秒,可能就是人民群众生与死的时间差啊!”
漳州市诚亿地产负责人王浩铮对此也深有感慨,他说:“我曾因一件紧急事情拨打了,报警后我心中烦闷,点了一支烟,让我没想到的是,不到半根烟的功夫,民警就来了,让我真切感到什么叫出警神速。”
一分钟,“漳州”民警能做什么?
是的,“再快一秒”的信念,已经融入到“漳州”这支队伍的基因里。如“漳州”民警何煜晖,随机给他一张城市摄像头的画面,他就能回答出摄像头所在位置和周围商铺。
“要熟,就要练。每个季度,我们都会为队员准备‘考题’,通过一个模棱两可的街道画面,判断照片中的位置信息。”何煜晖笑道,“最强大脑”背后离不开日常的苦练。民警没事就“上街找练”。如今,“漳州”的多名队员几乎都是漳州的活地图。
也正是秉持这种信念,“漳州”经过30年的优化完善,借助智能指挥和科技优势,在交通状况日益复杂的今天,依然保持绝大部分警情5分钟内到场,“两抢”破案率达%的效果。
“只要我们动作快,罪犯就跑不远”
“‘更快更灵’是我们‘漳州’的生命线,全大队民警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再快一秒’!”“漳州”大队长黄海强说,为了“更快更灵”,“漳州”坚定机制创新这个必由之路。
年,为了增强群众获得感,“漳州”针对盗、抢、骗等关乎民生的小案,组建图侦专班,践行“破案与追赃并重”的理念,推动警种业务从快接、快处到快侦、快破、快挽损的转型升级,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的实际损失。
“漳州”九中队中队长王微(中)正在研判预警
年9月,“漳州”九中队——图侦中队成立,创办人王微成为了大队唯一的女中队长。她探索将侦察环节提前至巡警阶段,“把握时间的生命线,能减少证据流失和财产损失。”
“老百姓关心的,是破案后能否挽回损失?老百姓有需求,我们要持续突破实践。以前,你报警我出警。现在,出警的同时,后台图侦中队同时启动侦查。有时候,群众还在做笔录,被窃物品就已经找到了。”黄海强感慨,如今“更快一秒”已经不止体现在出警,抓捕嫌疑人、为群众挽损同样需要更快!
年8月13日凌晨1点,漳州市区发生一起飞车抢夺案。案发后,“漳州”路面梯队立即赶到现场,安慰当事人,找周边群众,先期展开搜捕,并迅速把嫌疑人衣着、体貌特征传给后方,图侦中队第一投入战斗。
“漳州”基地办公楼前,“漳州”队员乘车奔向各自巡逻的辖区
“只要我们动作快,罪犯就跑不远。”“漳州”九中队中队长王微带领队友以案发现场为中心,迅速调取周边探头,从里到外,逐圈逐层扩散搜索,逐一过滤视频影像,迅速锁定嫌疑人。
为了尽快抓住嫌疑人,图侦民警们工作到凌晨4点,前后调取近个探头,终于完整复原了嫌疑人的犯罪过程和逃跑路径。当路面梯队接到指令、成功抓获嫌疑人时,漳州更快、更灵的场景,又一次刻在老百姓的心中。
“这种震慑作用,效果很好,漳州原本就逐年下降的路面两抢犯罪,现在基本没有了。”王微提起自己工作的成效,显得十分满足。
年1月10日,王微还作为民警代表,去到中央电视台“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得到了群众、党和政府的肯定,新一代‘漳州’人保持鲜活和创造力,从前辈手中接过了接力棒,后面还得继续跑。
眼下,当你走进“漳州”事迹展览馆,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人民的”几个大字。
在这座展览馆里,还有三面绣着“人民的”的锦旗:一面是辖区群众送的、一面是福建省委省政府颁发的、一面是国务院授予的,他们共同构成了一幅为民的生动画卷。
时代在变,漳州的为民初心不变。
不信?你听,清晨跑操的方号声、训练场上的精气神,他们三十年依旧昂扬;你看,肩上鲜红的袖标、大街小巷闪烁的警灯,他们30年依旧鲜艳。
小剧场:“漳州”的孩子
年2月5日,“漳州”原副大队长张志民刚回家度寒假,顾不上与家人团聚,便主动请缨护送一名重病民工返乡。
未料在高速路段车辆发生故障,司机将车辆靠边抢修时,身着警服的张志民主动保护下车休息的群众安全,确保道路畅通。
约过了十分钟,一辆吉普车飞驰而来,将张志民撞飞数米远,当场壮烈牺牲……年仅29岁的他,用宝贵生命践行了赤诚为民、无私奉献的崇高承诺。
张志民同志走后,留下了年仅3岁的遗孤张钊。20多年里,一代又一代“漳州”人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传承接力、关心爱护着张钊,用集体的力量温暖孩子弱小的心灵。
如今张钊已长大成人,年,他毅然传承父亲遗志,接过父亲的枪,成为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
张钊说:“我感觉父亲的形象慢慢地变清晰,我可以离他越来越近,看到了一点他的样子。”(洪凌霄龚雯张金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