溱河古称溱水,今称溱头河(或臻头河)。它源于确山西部的千年岭,流经确山、汝南两县,全长千米,在汝南境长40千米。在不同河段依次又称竹沟河、石滚河、沙河、吴寨河、邢河、毛绳河等。郦道元《水经注》称:“溱水出浮石岭北青衣山,亦谓之青衣水也”。青衣水平时清冽婉约,每临7、8月汛期,浊浪滔天。
汝南地处淮北平原,有溱河绕腹而过,土地肥沃。如今城南18里的溱河(今称溱头河,西到夏屯,东至沙口)成了故道,徒留沧桑河岸,追忆古昔。新石器时代,有人开始在此定居。近两千年来,汝南虽几易其名,然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间低的簸箕形地貌如初。隋仁寿四年(公元年),“取城南溱水为名,汝南改为溱州,辖境在淮河以北及汝河、洪河中下游地区。”(《汝南县志》)。
遥想当年,刘邦置汝南郡时,这里已是贯通南北的水陆枢纽。溱头河横刀立马,名闻天下。多少名人生于斯葬于斯,魂梦相牵。至春秋以来,汝南存宜春、安城等17处古城遗址,文化遗址多处(其中仰韶文化遗址3处,龙山文化遗址14处)。遗址记录着昨日辉煌,其过半都在溱河的臂弯里花开花落花满天,情来情去情随缘。
想古郑国“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溱水,仅有28.5千米长,《诗经》收录的《溱洧》,让其千古吟唱。它描述的当时青年男女在溱水边自由结合的欢乐场景,成了一曲春心激荡的生命交响。这何尝不是远古社会共同的一个缩影?
溱河在入宿鸭湖之前,过夏屯的五门闸、七门闸,在沙口入汝河,经班台入洪河,再一同到王家岗入淮河,一路清幽东流,直奔海上望日月。《汝宁府志》曰:“溱河,府城南十八里,俗名沙河,源出桐柏山,东经朗陵城,西折而南受吴卫河,有东经北宜春,南受淇河,东经官庄鱼子河,又东北经溱口店入汝。又东南经平舆安成,北折而南入真阳境,受固城港塘下河经寒冻店,东受杭陂港水又东南,受慎水东入息县境受涧头港、曲闾港诸水,东北经新蔡关津店入汝”。而今日的溱河虽然还是青衣水,还是淮河支流,还在竹沟镇、瓦岗镇和石磙河镇聚集,一路潇潇东行,但其长度、性情已今非昔比。从鸿隙坡被废后的两千年里,历朝历代没有解决的水旱之灾,终于在毛泽东一句:“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下破解。人们安居乐业的底气来自于:年建的竹沟水库(75.8洪水冲垮后,年重建);年建的薄山水库(分南北干渠利于灌溉排涝);年建的宿鸭湖水库,(八水合一,年进行清淤扩容)。
溱头河称为臻头河,其名来源于薄山水库修建时,年薄山水库动工,年《人民日报》中,仍称为“溱头河”,为便于宣传薄山水库修建,年的《人民日报》中,“溱头河”就变为“臻头河”。“溱”和“臻”古代相通,如今是音同意不同,溱是众多繁盛的意思,如:百谷溱溱,庶卉蕃芜;而臻是达到美好境地的意思,如:日臻完善,百福并臻等。臻字通俗易懂,意境优美,几十年来,溱头河两岸的村民早已把“臻”字刻在了心头,融入了梦。
溱河不会忘记:建明元年(年)的溱水大战,年的野猪岗之战,以及被誉为“小延安”的竹沟和沙口亮兵。历历在目的是从唐开元十年(公元年)到民国年的年中,平均每8年就有一次大的水旱灾害。如:宪宗二年正月(年),蔡州大水,平地水深7~8尺;咸通元年(年)七月,平地水深1丈,田禾屋宇淹没皆尽;淳祐八年(年),大旱,河水尽枯,野草自焚;泰宁三年(年),大水,九万灾民流浪到淮南;武宗正德三年(年),大旱,饥荒,人相食;还有崇祯十三年灾害频发,人死过半,民不聊生......。
溱河更不会忘记:每临大旱之年,跳蝻飞蝗,遮天蔽日。老百姓虔诚地背着瓦罐,“光脚赤身穿裤头,头戴柳条不回头”地上老乐山龙王庙求雨。或者有衣衫褴褛的老太婆数人,头戴柳条圈,到坑沿烧香、纸祷告后,用笤帚边扫坑沿边唱着“扫的扫,嗡的嗡,三天以后下满坑”的顺口溜。此外,还有晒神、掏井,许愿唱大戏等迷信活动。清末汝南人叶静可在《荒年》中写道:孰云藜藿可疗饥,始信凶年即此时。儿女膝前啼冻馁,挑灯犹训诵毛诗。
青青溱河,故道沧桑。如今的溱河,在水库的调配下,从根本上解决了水旱之灾。溱河不再信马由缰,桀骜不驯,滔滔洪水变成温顺的小绵羊,注入“百里长堤说洪水,万只野鸭戏游鱼”的宿鸭湖水库。溱河成了一条造福于民的溱水河(臻头河)。
一条河,三水库,运筹帷幄里,幸福绵长万年青。(作者:李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