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通十四年秋,当左军中尉刘行深和右军中尉韩文约领着十二岁的普王来到唐懿宗的床榻跟前时,唐懿宗艰难地呼出了最后一口气,龙驭上宾了。
大明宫内一片缟素,普王李俨在先帝灵柩前匆匆即皇帝位,更名李儇。
除了神策军两军中尉、枢密使、宣徽使外,还有一位宦官正突兀地侍立在李儇身旁,面对黑压压跪在眼前的朝臣们,骤然响起的山呼参拜之声,让此人缩在袖筒内的手不由地抖动起来。
▲十二岁的普王登基称帝,他就是唐僖宗
这位宦官名叫田令孜,此刻他的官职还只是一个小马坊使,然而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就是这位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宦官,后来却搅动了大唐未来的国运走向。
一、初入宦途,风云际会
咸通中,从义父入内侍省为宦者。—《旧唐书.宦官》
田令孜入宫的时间是在咸通中期,从宦官这行的业内人士来看,他这个年龄做宦官起步实在是太晚了,没什么前途,今后也不过是混口饭吃罢了。
作为一个纯粹的外来户,田令孜在宫内既没有靠山也没有关系,伺候皇帝那种露脸活自然是轮不到他的,没有任何背景的田令孜很快便被分配到了一位皇子府内打杂,而这位皇子便是普王李俨。
▲普王是唐懿宗的第五个儿子,在当时他继承皇位的可能性确实不大
李俨作为唐懿宗的第五个孩子,从长幼、嫡庶、贤良方面来看,他以后成为黑马的可能性都不大,所以田令孜当时会被分到这里来,也很正常。
按常理来看,田令孜未来的人生轨迹基本是一条直线,王府的宫宦,一直到死也还是王府的宫宦。
可是命运这个东西,往往总是令人难以捉摸。
知识改变命运,放在哪个时代都是至理名言,作为一个会读书识字、又有着丰富社会阅历的宦官,在王府之内,田令孜想不脱颖而出都很困难。
整天陪伴普王的那些宦官,大多是从小就净身入宫,除了干活伺候人,还真没有什么别的特长。
可田令孜就不一样,他很特别,能让一个孩子晚上还要缠着其一起睡觉,我想除了能讲有意思的故事外,还真没别的解释了。
始,帝为王时,与令孜同卧起,至是以其知书能处事。—《旧唐书.宦官》
在那段时间里,田令孜得到了自己需要的尊重和宠信,而年幼的普王也获得了自己想要但却一直无法得到的那种关爱。
这种爱不是先前的那些奴仆们卑躬屈膝的讨好,而是一种新鲜的获得感,自己从田令孜的口中,知道了在这十六王宅宫城之外,还有那么精彩的世界,而面前的这个人,在关爱自己的同时,也时刻地影响着自己的思维和想法。
他也说不清这是到底算是一种什么感情,很依赖,也很有安全感,像是父亲的感觉。
二、跻身上位,得罪世家
田令孜的简历中曾经有一段基层工作的经历,那就是出任小马坊使。
咸通时,历小马坊使。——《旧唐书.宦官》
别小看这简单的一行字,却是田令孜人生的一次质的飞跃,从王府宫宦到皇宫的在编公务员,这期间田令孜付出了多少努力,我们不知道,但这里面绝对有着普王的助推。
从这一个变化可以看出,左右神策军中尉和普王此时应该已经开始眉来眼去了,而田令孜恰恰就是这两者的联系人,因为他的身份大家都很认同,既是宦官内部人员还是普王的亲信。
▲作为普王的亲信,田令孜深受其所宠信
事情后来的发展,也与大家当初所计划的一样,李俨最后如愿以偿地登上了皇位,而左右神策军中尉也加官进爵,成为国公。
左军中尉刘行深、右军中尉韩文约居中执政,并封国公。——《旧唐书》
按照常理来说,接下来的日子大家应该一起开开心心享受生活了,可别忘了,还有一个人正眼巴巴地望着天呢,那就是田令孜,他可是个要上进的人。
刘行深、韩文约这些都是历任数朝的老江湖了,权力这个东西哪能说放就放,可不得不说,田令孜真是个很有能耐的人,而且他遇到了一个好机会,那就是,刘行深和韩文约都已经年纪不小了,有点干不动了。
▲能够跻身神策军中尉,田令孜绝对不是庸人
史书上记载的很明确,他最后成功了,其成功地让两位领导提前退休,而且这两位自此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再也没有露过头。
僖宗即位,擢令孜左神策军中尉,是时西门匡范位右中尉,世号“东军”、“西军”。——《旧唐书》
田令孜很有能力,通过手段挤掉了两位大领导,但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次强行上位,让宫里的一些人非常不爽。
因为神策军中尉这个位置对于宦官们来说,那可是个至高无上的位子,那么多人眼巴巴地望着、盼着,按照常理来讲,这个位置一般都是宦官世族中人担任,想必刘行深等人之前也曾拟定有接任人选,可如今突然一个陌生的家伙闯进来,一把就把它端走了,谁能服气?
这里面,杨复恭恐怕就是那个最不服气的人。
▲作为朝廷大佬的杨复恭,自然有看不上田令孜的理由
田令孜,你这个破落户,凭什么这么嚣张?
三、大唐第一宦官世家
杨复恭不服,因为他确实有这个实力,从宦官世家族表上来看,杨家这一支可是相当的牛,绝对是属于惹不起的那一种,杨家从德宗开始一直延续了百余年,历经数朝毅然不倒,稳霸宦官中的显贵位置。
杨复恭,贞元末中尉杨志廉之后。志廉子钦义,大中朝为神策中尉。钦义子三人:玄翼、玄价、玄寔。玄翼,咸通中掌枢密;玄寔乾符中为右军中尉;玄价,河阳监军。复恭,即玄翼子也。—《新唐书》
▲杨氏一门绝对属于宦官世家中的巨无霸
看看这上面华丽的家族背景,人家杨复恭可是正牌的官二代,只不过他这个官是宦官。
您可能会奇怪,宦官这无根之人还会有儿子?
确实有,宦官虽然比普通人少了点东西,但他们毕竟也是人,也有感情,更需要温暖,有了权有了钱,家、女人、孩子自然都会有的,自己生不出来,领养就是了。
因此宦官收养孩子的情况,在唐朝非常常见,而被宦官视为己出的,往往是那些自幼进宫的小宦官,他们从小被义父照顾抚养,父子感情非常深厚,身份认同感也很强。就这样一枝一叶,宦官也慢慢开枝散叶,在唐朝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宦官世家现象。
自河阳监军入拜宣徽使,擢枢密使。——《旧唐书》
此时的杨复恭是朝廷的枢密使,属于宦官“四贵”之一,看着这个新上来的家伙进入自己这个圈子里,而且如此嚣张跋扈,杨复恭真是看着其很不顺眼。
四、宦官间角力
田令孜从一个微寒的宦官骤然登上权力的巅峰,此刻,他最需要的就是人们对其尊重和认同,这种权力暴发户,最大的短板往往就是缺乏自信,谁要是跟其意见相左,那就是挑衅,很快,杨复恭就被列入了黑名单。
令孜颛威福,斫丧天下,中外莫敢亢,惟复恭屡与争得失。——《旧唐书》
田令孜很生气,这家伙故意找茬呀,不服,那就开干。
▲面对杨复恭的争执,田令孜很上火
田令孜在朝堂上态度强硬地与杨复恭针锋相对,但他惊奇地发现,不管自己摆出多么强悍的姿态,人家杨复恭根本就不理睬,甚至都不正眼瞧他,这真是赤裸裸的藐视。
田令孜实在忍不了了,他准备联合几个宦官大佬,搞掉杨复恭,结果当他跟人家商量的时候,别人竟都是呵呵的态度,田令孜后来一打听,也就知道了,自己确实搞不定杨复恭。
人家杨复恭还有一个弟弟—杨复光呢,那家伙可不好惹,作为杨复恭的外援,两杨一内一外相互配合,战力爆表,他们俩就是杨氏家族在朝廷里的底气。
▲杨复光,这位可真不好惹
杨复光,这位可是相当有背景,他的背景是军方实力,在唐朝,高品宦官很多的被派往地方节度使处当监军,监督地方官员,属于抓思想的一把手。
复光有谋略,累监诸镇军。——《旧唐书》
杨复光属于老监军,和朝廷内很多武将们关系都很好,与不少地方节度使关系也很铁,在外面混的开,而唐朝中央里的宦官最忌惮就是节度使,因为这帮人们手里也有兵权,而且是真敢造反的主儿。
▲权力之争,杨氏宦官与田令孜杠上了
一山不容二虎,要当一哥的田令孜想跟杨氏掰腕子,但一比较,这实力有些悬殊,他虽然在朝廷里很牛,但在外面不行,那怎么办?补课吧。
田令孜便开始了拉人头、选站队的活动,被他拉入队伍的有:
宰相卢携、平卢节度使宋威、左散骑常侍曾元裕、静海军节度使高骈。
而杨家先前就和朝廷官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他们的阵容更华丽:宰相郑畋、宰相王铎,忠武军节度使崔安潜、大将军张自勉、将二代泰宁节度使李系等。
▲卷入了这场宦官争斗的朝廷,立即产生了巨大的裂痕
站好队后,实战考验各阵营战力的时刻马上就到了,因为这个时候,王仙芝和黄巢起义了。
五、互相拆台,纵敌误国
纵观这场起义,里面的一些细节非常有意思,还有不少峰回路转的镜头,而且在这里面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朝廷内部互相拆台的奇葩现象。
招讨副使、都监杨复光遣人说谕王仙芝,仙芝遣尚君长等请降于复光,宋威遣兵于道中劫取君长等。——《资治通鉴》
这边杨复光和王仙芝谈妥了投降事宜,王仙芝刚派出投降使者,走半路便被早得到消息埋伏一旁的宋威劫走了,最后宋威还给朝廷说这尚君长是自己在战场擒获的,一刀咔嚓了,硬把王仙芝逼上了彻底与朝廷决裂的路上。
你杨复光想立功?搞黄你!
骈建遣潾以兵五千屯郴扼贼西路,留后王重任以兵八千并海进援循、潮,自将万人繇大庾击贼广州,且请起荆南王鐸兵三万壁桂、永,以邕管兵五千壁端州,则贼无遗类。帝纳其策,而骈卒不行。——《新唐书》
高骈忽悠朝廷组建岭南一线防御,说自己将率军翻越大庾岭出击黄巢,结果朝廷倒真派了王铎、李系在岭南一线进行了布防,但当战争最终打响后,高骈却没派军汇合,他准备把敌人引到自己的战区,独领这份功劳。
▲高骈出尔反尔的放水背后,自然有田令孜的默许
高骈的放水,最终导致了岭南防线崩溃,黄巢军从广州一路北上,势如破竹。
自桂州编大筏数十,乘暴水,沿湘江而下,历衡、永州,癸未,抵潭州城下。李系婴城不敢出战,巢急攻,一日,陷之,系奔朗州。巢尽杀戍兵,流尸蔽江而下。——《资治通鉴》
坑呀,都是一群坑爹的臣子,难怪唐僖宗最后会在大明宫内掩面痛哭,手底下这些人都是些什么东西?这是平叛还是闹呢?
六、饮鸩止渴,杨复光发的大招
在田令孜和杨氏宦系的明争暗斗之中,大唐王朝的局势渐渐失控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淮南战场上的战神高骈竟然战败了,而且后其又龟缩在扬州,放任黄巢渡过了长江、攻陷了洛阳、接着又攻陷了长安。
▲黄巢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占领了长安
高骈的胆怯,连田令孜都想骂娘,但事到如今,田令孜、杨复恭等人也没办法,只得和皇帝一起跑路了。
但留在南面藩镇上的杨复光却感到,自己的春天来了,如今这局势,说白了简直就是烂透了,如果有一个人,能够力挽狂澜,建立不世功勋,那田令孜还有什么资格能够与他们杨氏抗衡呢?
重病就得用猛药,杨复光觉得,是时候放大招了。
在朝廷收复京师进退维谷之际,杨复光将目光投向了一个老熟人,也是朝廷先前征剿的对象——李克用。
▲沙陀人李克用的到来,让唐朝的未来福祸难料
复光曰:“李克用与我世共患难,其为人,奋不顾身,比数召未即至者,由太原道不通耳,非忍祸者。若谕上意,彼宜必来。”重荣曰:“善。”白王鐸以诏使至太原,克用兵乃出。——《旧唐书》
自此潘多拉魔盒被打开,杨复光招来的沙陀人战力确实很强,后来成为了击败黄巢军的主力,但这也使得本来已经被唐庭揍得逃出塞外的沙陀人,却再次回到了大唐的政治舞台之上,又让朝廷反过来欠了沙陀人一份大大的人情,后来还被迫赐给了河东要地作为补偿。
▲李克用得到的河东,是大唐龙兴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李克用自长安引兵还雁门,寻有诏,以克用为河东节度使,召郑从谠诣行在。——《资治通鉴》
短时间内,杨复光是张脸了、立下大功了,京城在其的张罗下最终得以收复,但这招饮鸩止渴的方法,到底是在给大唐续命还是催命,还真是难说。
杨复光的声望随着京城的收复,达到了顶峰,杨氏一脉弹冠相庆,而田令孜也不得不低头服软,情势逼人软,谁让人家这么强悍呢。
时中尉田令孜用事,自负帷幄之功,以铎用兵无功,而由杨复光建策召沙陀成破贼之效,欲权归北司,乃黜王而悦复光也。——《旧唐书》
然而命运之轮再次反转,一个月后,杨复光竟突然离世了。
七、一眼望去,恍若隔世
杨复光的离世,最高兴人的莫过于田令孜了,本来已经陷入了一个认输的死局,对方的boss竟突然挂了。
▲杨复光的离世,让已经杨氏赢了的局面顿时翻转
杨复恭,这下可没人给你撑腰了吧?仗着皇帝的支持,神策军中尉的权力,田令孜轻松拿掉了没有外援的杨复恭,杨复恭很快便被赶下了枢密使位置。
田令孜素畏忌之,闻其卒,甚喜,因摈斥其兄枢密使复恭为飞龙使。——《资治通鉴》
田令孜以为他胜利了,在打压了杨复恭之后,其耳边也清静了很多,如今自己终于稳了,田令孜开开心心地随着唐僖宗回銮长安,然而当其站在残破的大明宫殿上时,他才发现,天下已经不是先前的天下了。
▲黄巢撤离长安后,整个大明宫几乎成为废墟
黄巢经过后的藩镇,都被跋扈的节度使把控,而这些节度使里面又有不少还是当年杨复光授权节制的,江淮一带的供奉不再北上长安,长安附近的产盐榷所,又被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把持着,而王重荣身后恰恰是凶悍的沙陀人。
长安如今是要钱没钱,要粮没粮,军队调不动,藩镇节度使无人听令,彻底成为了一个孤零零的孤家寡人了。
等死还是找活路
▲田令孜为朝廷的鱼死网破,最终换来的却是沙陀人进攻长安
万般无奈之下,为了挽救大唐,田令孜硬着头皮跟王重荣干了一仗,结果朝廷军队被王重荣和沙陀人一顿胖揍,皇帝和田令孜被再次赶出了京城,当落败的田令孜仓皇逃向成都时,这场宦官之间的争斗也彻底落下帷幕。
遂代令孜为左神策中尉、六军十二卫观军容使,封魏国公,实户八百,赐号“忠贞启圣定国功臣”。——《旧唐书》
而当朝廷再次启用杨复恭之时,杨复恭面对眼前如此复杂的局面,也傻眼了。
大哥,我也搞不定。
一场宦官之间的争斗,玩寇误国,引狼入室,为了权力之争的饮鸩止渴,最终导致了大唐走向彻底的衰落,杨复恭、杨复光和田令孜这些人其实最终谁都不是赢家,大厦将倾,下面哪里会有高奏的凯歌。
▲落日余晖,一如唐帝国的命运,渐渐滑入深渊之中
接替田令孜成为了左神策军中尉的杨复恭站在长安城头,看着日落长安,心里没有丝毫的成就感,四周黑茫茫的一片,就如同他心中的悲凉一般,无边无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