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
宁
梅
林
戏
福建省泰宁县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清代乾嘉年间,徽调经浙江、江西两路传入泰宁后,与当地方言和民歌小调、道教音乐相融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种——泰宁梅林戏,该戏流行于泰宁、将乐、顺昌、邵武、光泽等地。泰宁梅林戏道白采用当地官话,唱腔以乱弹、西皮、下江为主。
/////武生“蓝朋友”/////
▲图为泰宁县金湖消防救援站消防指战员扮装
每当想到戏剧,我们的脑海中总浮现一些无法串连的片段:演出结束后昏黄的灯光、寂寞的妆镜、如血的胭脂、凌乱的妆台、兰花般的玉指、黛青的眼眉、巧笑的美人、震天的锣鼓、如泣的胡琴、登台又下场的古人……这似乎有点戏梦人生的幻觉,然而这台上的一分钟是台下十年甚至几十年功换来的。
▲图为消防指战员与戏曲演员普及消防常识
戏曲是我们的国粹,戏曲是我们的国粹,戏曲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的艺术魅力在于方寸木质舞台之上,我们不仅要多去欣赏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更要全方位的保护它,让它永远永远放光芒,让它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我们
脱下戏袍守一方水土
穿
上
戏
袍
传
承
文
化
/////更多花絮/////
第一次化妆的“蓝朋友”
表示不敢喘大气
动作
教学
梅林戏团的老师手把手专业教学
看似简单的动作
其实我们追求细节练习了很久
扮
像
消防员“扎”上靠,戴起盔,穿着厚底靴子
长靠武生最能展现消防员的英雄气魄
来自福建宁德的消防员彭尚斌分享了他梅林戏曲扮相之后的感触。他说:“小时候其实不太懂为什么家里人喜欢唱戏,来到泰宁之后,想着今后自己就是守护这座城市的一份子,最想做的事情,是真正的融入这座城市。梅林戏是属于泰宁的传统文化,扮上相就觉得自己就是泰宁的一份子。”
戏里戏外都是人生,不练三冬两夏,哪能学会唱、念、做、打?消防员的红门生涯也是一样,从一道杠、一道拐多少血汗多少艰辛到如今像年轮一样的肩章闪着荣耀。你看着它,就知道它有恒久的生命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