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去泰宁看傩舞 [复制链接]

1#
?每一个地方都有其与众不同的标志

福建省西北部的泰宁县,地处武夷山脉中段。以丹霞地貌景观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丹霞景观是泰宁地域性标志。色如渥丹的丹霞山,蜿蜒纵横的河流,莽莽苍郁的森林,构织了一道天然屏障,世代居住在幽静山水间的当地人,保留了古朴淳厚的民风,并在早期生产劳动过程中创作出具有原始形态的文化艺术,傩就是其中一项。源于殷商时期的傩,在泰宁大源村得到了继承、创新,彰显出当地民间传统文化富有形象思维的创造力。泰宁灵山秀水,蕴育出的文化也是与众不同的。

▼百川之水汇聚形成了烟波浩渺的大金湖大源村位于泰宁县西北山区,与江西省接境,故此地有“鸡鸣两省”之喻。大源村又分上大源村和下大源村,上大源村地处浅山带,村落房舍依山而建。村舍参差相间,四周林木茂密,修竹掩映,民风古朴,夜不闭户,犹如世外桃源。▼泰宁丹霞地貌因其处于青壮期,发育典型、类型齐全,造就了鲜明个性的稀有地质景观。

▼泰宁县地质地貌景观以其多样性、惟一性的典型特征展现,得益于当地人自古至今对大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及行为。

村中最为醒目的古建筑为严氏祠堂,祠堂内供奉严氏的宗族先祖,香火缭绕。由于村中所有居民均为严氏后嗣,严氏祠堂便成为公祭祖先的场所,公祭时令按祖训定在腊月间,仪式程序、内容以“傩”为主,当地人俗称“跳神”。

▼在严氏祠堂举行一个仪式之后,傩祭祀活动开始了。冬日,当地是以傩驱逐阴冷寒气和祛除疾疫。

据上大源村《严氏宗谱》所记,其先祖为东汉时期的严子陵。查《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光武帝刘秀三次派人聘访,迎接朝中,置馆舍厚礼相待。不久严子陵辞官隐居,刘秀再次延请他入朝,予以官爵,严子陵辞官不居,归隐富春山耕田,终年八十岁。若依照《严氏宗谱》记载,严氏宗族在其后离乱之际避祸迁徙至地处偏僻山隅的泰宁,这也可能是受其先祖隐士风范的影响。

▼据大源村《严氏宗谱》所记,其先祖为东汉时期的严子陵。

有关傩的记载,可见于先秦时期的文献,其中一部分源于古老的传说,书中有关傩的记述或因时代不同,所处地域不同,论述者只字片纸,各执一词,但均不成系统。

▼傩在大源村有其古老的历史渊源

《论语·乡*》:“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以往所见注疏驳杂,以“驱逐疫*”一说接近记述原意。

《吕氏春秋·季冬纪》:“命有司大傩傍磔……以送寒气”,其所记称颛顼时代以大傩祭祀的情景。从季节时序上而言,是以大傩驱逐阴冷寒气,引导阳气上升,另一方面,大傩也具有祛除疾疫的意图。大傩祭祀在腊月前一日举行,以鼓为节奏。

▼当地村民严建华介绍此傩为“风神”

《诗经·卫风·竹竿》中有“巧笑之瑳,佩玉之傩”,朱熹注释“傩,行有度也。”此处所说的“行”指的行列,《吕氏春秋》中所说的大傩,表达的也有这种意思。但朱熹将“巧笑之瑳”解释为“笑而见齿,其色瑳然”。但我认为“巧笑之瑳”是形容傩人所戴面具之态,指的是绘饰面具“巧笑”粲然,露齿如瑳,并非是傩人因笑而露齿。

大致归纳早期傩的几个特征:傩是驱逐疫*的仪式,由多人组合排列而成,有时令和地点的约规等。从《诗经·卫风·竹竿》中得知,当时的傩人身佩玉饰物,表现出其社会阶层的规格,这与再早的祈祝神灵、禳除灾疫的傩仪式是有所不同的。

▼当地村民严日辉介绍此傩为“水神”

傩在大源村有其古老的历史渊源,但在久远的流传过程中,受不同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宗教文化的影响而产生变异,当然,也因地域的封闭性仍保留下来了早期傩的基本元素,主要通过傩人所代表的具体形象和傩的行列等方面得以表现。

▼大源傩有一套传统的结构形式和相对固定的傩神行列程式

大源村的傩由多个“神”组成,所代表的具体形象主要有:雷公、雷母、雨神、风神、雪神、水神、祝融火神、广目天王、增长天王、持国天王、多闻天王、护法、弥勒佛、玉女。

▼按照严氏宗祠介绍以下四尊傩面具依次是“风、雨、雷、电”

▼按照严氏宗祠介绍以下四尊傩面具依次是“广目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多闻天王”

▼当地村民严祖德介绍此傩为“护法神”

雷神的体貌特征在古代传说中是很骇人的,《山海经·海内东经》记述:“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书中所形容的雷神,蛰居大泽之中,像龙一样的躯体,生长一颗人头。显然,雷神的形象在当时已经被人格化了,雷神鼓足腹部发出的声音就是通常所说的雷鸣,雷神的威力比其体貌更具有震慑人的神力作用。《楚辞·远游篇》中“左雨师使径侍兮,右雷公以为卫”,可见古人根据所观察到自然现象,将天空降雨当作雷神和雨神合力作用的结果。大源村傩中有两位雷神,另一位称为“雷母”,所谓雷母即是自然界“雷鸣电闪”中的闪电现象,二者为雨前的征兆,所以大源村将雷公、雷母比作一对“夫妻神”。

▼按照严氏宗祠介绍此傩面具为“雷神、电母”

在原始宗教初期,雨神是被当作自然神来崇拜的,到了战国末期,将较早传说中的雨神“应龙”衍化为后来迷信中的龙,而主持祭祀雨神的巫觋变为专职的“雨师”。民间传说中,龙既能生水又能降雨,大源傩中的雨神,头上生角,其实就是根据传说中龙的形象塑造的。

▼当地村民林忠根介绍此傩为“雨神”

风神在古代因地域的不同有多种解释,《山海经·南山经》记载:“其南有谷,曰育遗,多怪鸟,凯风自是出。”凯风指的即南风。泰宁多山谷、洞穴,古人认为风源于山谷、洞穴,将山谷洞穴当作风神崇拜。风神的神性通常被视为恶神,但在大源村的传统意识中,风是天帝的信使,风神与雷神、雨神合作养育万物,归属于善神,而大源村对风神的崇拜上可追溯到泰宁原著民对风崇拜的传说。

▼当地村民严建华介绍此傩为“风伯”

雪神循时令降雪,一般不会产生较大的灾害,自然界正常的降雪对来年的农作物生长是有好处的,因此,《淮南子·天文训》中说:“青女乃出,以降霜雪”,将青霄玉女比作天神。

▼当地村民严日进介绍此傩为“雪神”

大源村所崇拜的水神,其实就是哺育他们的溪流和灌溉山下农田的河水,这个神就是主管地方水资源的河伯,是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神。唐代,佛教流传到泰宁,根据佛家的说法,龙神的名字称作“水天”,在水中有自在之力,大源村所崇拜的两个水神,其中之一有可能就是佛家所说的水天。

▼当地村民严求喜、严日辉介绍此傩为“水神”。大源村傩面具有两尊水神。

有关祝融火神,古代传说他出于颛顼氏,《左传》中称:“颛顼氏有子曰犁,为祝融。”《周礼》中也有记述:“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在先秦著作中,祝融常常被提到,他居于南方,被称作“火正”,因而在民间被奉为“火神”,在大源傩中,祝融被尊为最重要的神祗。

▼当地村民严建星介绍此傩为“祝融火神”

依佛家的说法,四大天王居住在须弥山的半山间,又名“护世神”,他们的名称与职守分别为:广目天王管领西方、增长天王管领南方、持国天王管领东方、多闻天王管领北方,在大源傩行列中增长天王占有显要位置。而护法则是护持佛法之神,并护持自身所得之善法,同时,也参与祛疾禳灾的祈祝法事。弥勒俗称“弥勒佛”,“弥勒”是姓,译作“慈氏”,又称“阿逸多”,其意为“无能胜”。

▼当地村民严宝亮介绍此傩为“弥勒佛”

从大源村傩组合的成分上分析,这里的傩受中原文化影响,或因汉族迁徙流传至此,与当地原著民文化融合形成的。

自东晋以后,北方氏族南迁,辗转流徙至闽西北一带,文化上的交融对于民间傩的影响有多大,并没有史籍可为佐证。唐末,佛教传入泰宁,大源村傩中的弥勒佛、广目天王、增长天王、持国天王、多闻天王、护法不会早于这一时期,佛教为原著民傩文化所接受,从而形成了大源傩广义上的宗教信仰。但这一形式上的组合并没有改变大源傩原始宗教的属性,佛教中的诸神是大源傩籍佛的神力驱逐疫*,而不是从信仰上皈依佛教。

▼傩在流传过程中,受不同文化的影响,也因地域的封闭性仍保留早期傩的基本元素。

大源傩作为传统的民间文化,具有其长期稳定的群众基础。在大源村每户人家几乎都会制作傩面,傩面的原材料选质地优良的山木雕琢而成。傩面的凿刻工序复杂,雕刻的技法具有圆雕、浮雕等,浮雕中又分浅浮雕、高浮雕等层次变化,刀法细腻,线条明朗,所雕刻的傩面五官部位准确,且具有夸张性。傩面的具体形象既有传统的模式,又体现出每个制作者的想象力,如祝融火神傩面上方火焰状雕饰,风神作吹嘘状的口型,雨神顶部的喙突均雕刻的惟妙惟肖,可以说神形兼而有之。

傩面着色纯净明快,以大红、大黑、深蓝等色块渲染傩面色彩对比效果,间隔色多采用曲线分隔,线条匀称,与色块呈现强烈对比。细部如眉线、唇线则采用中锋勾勒手法,灵动自然,栩栩如生,其所创作的整个过程,体现出大源村傩面制作在审美上的形象思维功力。

大源傩古朴的结构形制与周边地区的傩舞、傩戏截然不同,甚至与历史上北方的“大面”也存在明显的区分。据《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大面出于北齐,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著假面以对敌”,此处所述的“大面”用于形象装饰,给对方造成恐惧、威严心理。大源村的傩面均代表特定的神祗,其作用为驱逐疫*,其次,北齐时的大面已具有戏曲情态表演的雏形,而大源傩则是宗教仪式。

大源傩与傩舞、傩戏的区别还在于有一套传统的结构形式,有相对固定的傩神和行列程式。傩人行步跨度较大,前后有矩,行走端方,双足跳跃,坚实有力,肢体模仿“神态”明显,个性突出,随着鼓的节奏呈现出庄严肃穆的情境。

大源傩以宗祠作为固定的启动仪式场地,继而按照传统规定的线路循行,最终回到祠堂结束仪式过程。

此时站在泰宁的山间,谷风吹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旌幡,傩神行列一步步走下山阶,在喧腾的鼓声中趟过溪流,跳跃田塍,穿行竹林,霎时间,世间万物“受天之祜”,仿佛连这个山村都为之神话了。

本文图片使用KODAKEktachromeE00VS胶片部分图片使用DEARDORFF8x0大画幅拍摄摄影:Shangchangping参考文献:[]范晔(南朝宋).《后汉书》[M].中华书局,.[2]刘昫(后晋).《旧唐书》[M].中华书局,.[3]朱熹(宋).《诗集传》[M].中华书局,.[4]阮元(清).《十三经注疏》[M].中华书局,.[5]吴乘权等辑(清).《纲鉴易知录》[M].中华书局,.[6]郭璞注(晋).《山海经》[M].上海古籍出版社,.[7]尚昌平.《天赋泰宁》[M].中华书局,.本文创作团队撰文:尚书设计:飞喵监制:吕翔审稿:陈欣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