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福建省十四五专项规划第五场新闻发布会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平安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index.html

东南网9月10日讯(本网记者陈楠)今天上午,福建省“十四五”专项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专场)在福州召开,会上有关领导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电影在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请问“十四五”期间,福建电影工作的重点和目标有哪些?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王江:电影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引领下,在国家电影局的指导支持下,我省牢牢把握电影工作发展的大好机遇,始终将创作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弘扬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出了电影《古田军号》《误杀》《大闹天宫》《风平浪静》《又见奈良》等一批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精品力作,积极参与投资了《我和我的祖国》《金刚川》《》《革命者》《守岛人》《我和我的父辈》等重点项目的联合摄制工作,全省电影票房突破20亿元,中国金鸡电影节和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影响力不断扩大,闽台电影业界融合发展走深走实,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为文化强省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十四五”期间,我省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电影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以《福建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为蓝图,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并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全方位推动福建电影高质量发展超越。

我简要报告3项重点工作: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机遇,讲好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故事、福建红色故事,用好绿色生态、蓝色海洋、海外华侨、改革开放、脱贫攻坚、两岸融合等独特资源,全力推动精品力作创作生产。

二是坚持“以节促产”的发展模式,强化国际视野,努力将中国金鸡电影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做成独具时代特点、体现艺术水准、彰显国际影响的电影文化盛会,争取为中国电影“走出去”作出福建贡献。

三是以全体系影视基地为工作抓手,启动实施福建特色电影外景摄制地培育计划,与厦门、平潭和泰宁“2+1”影视基地共同构成我省电影全体系影视基地格局,做大做强影视产业链,打造影视产业发展高地,奋力谱写福建影视繁荣发展的新篇章。谢谢大家!

记者:福建省要发展壮大旅游主导产业,请问“十四五”期间,福建省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和举措都有哪些?

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肖长培:一是优化全域生态旅游发展布局。全方位提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县(市、区)建设,推进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旅游一体化发展,提升蓝色海丝、绿色休闲、红色文化三大生态旅游带品质内涵,打造福州、厦门、大武夷三大旅游核心区,完善“两区三带三核”全域生态旅游空间布局;突出生态核心优势,着力培育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福建段等“七沿”旅游线路和产品,营造自然生态、地域人文和休闲旅游融合发展、主客共享的城乡优美生活空间。

二是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发挥武夷山、福建土楼、泰宁、鼓浪屿、泉州等世界遗产和国家5A级景区独特优势,建设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支持福州、厦门创建世界一流旅游休闲城市,支持平潭打造国际知名休闲度假旅游岛,建设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旅游休闲街区。

三是构建全产业链旅游产品体系。实施“旅游+”“+旅游”战略,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加快发展康养旅游、温泉旅游、海洋旅游、研学旅游等新型业态,丰富高品质旅游产品供给;实施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工程;延伸旅游消费链条,推动旅游全产业链发展。

四是畅通旅游大循环。以扩大内需战略为基点,做热省内游,扩大跨省游,适时启动入境游;实施文化旅游消费示范试点创建行动,支持福州、厦门、三明等文化旅游消费示范试点,建设一批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和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引导和培育网络消费、定制消费、智能消费,挖掘新的旅游消费增长点。

五是培育跨界领军企业。推动全省重要文化和旅游资源跨界整合,实施文旅优秀龙头企业培育工程,支持福建省旅游发展集团、厦门建发国旅集团等本地文旅品牌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加强项目策划和精准招商,立足产业链招大引强;加大指导扶持力度,培育更多“专精特新”跨界经营的文化旅游领军企业。

六是持续打响文旅知名品牌。整合政府、企业和各方资源,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联动推广机制,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区的区域旅游协作,构建贯通国内外的品牌营销推广体系,实施全媒体精准营销,持续提升“清新福建”“全福游、有全福”等品牌效应。

记者:“十四五”期间,福建省出版工作将如何加强内容建设,推出更多符合人民需要的精品力作?

省委宣传部出版管理处处长袁俊华:“十四五”期间,我省出版工作要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出版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更好地肩负起传播真理、传承文明、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重要责任,多出好书、出人才、出效益,更好地发挥凝心聚力、成风化人的重要作用,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凝聚磅礴力量。

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推动:一是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出版传播,做优主题出版。把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作为我省出版工作的首要、长期的政治任务,积极引导我省出版单位紧紧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的创新理念和重大实践,认真做好文献精编、权威读本、理论专著、通俗读物等多层次、高质量作品的出版和推介,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读物出版的大众化普及化,组织专家编写《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宁德》《习近平在福州》《习近平在福建》等系列采访实录大学、高中、初中、小学版通俗读本,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八闽大地落地生根。

二是推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讲好当代中国故事读物的出版传播,做好精品出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品出版,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阅读需求。深入实施优秀青少年读物出版工程,推出更多教育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少儿读物。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推出更多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优秀出版物。

三是充分把握福建实际和优势,做深特色出版。及时跟进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讲好展现福建发展成就的故事、福建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深入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依托红色文化、海丝文化、闽台文化、朱子文化、客家文化等福建特色内容资源,挖掘整理省内重要文化典籍,推进《八闽文库》全媒体出版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具有高度福建标识、影响力的原创产品和特色品牌。

四是加强规划引导,做强原创出版。坚持质量优先、品牌说话,提高出版规划科学性和前瞻性,统筹做好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年度选题计划、主题出版重点选题规划,精心策划原创性思想性精品出版选题。大力提倡和发展原创出版,推出一批高质量的优秀原创作品,形成既有“高原”又有“高峰”作品的良好氛围。

记者: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是文化事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请问“十四五”期间我省将从哪些方面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的高质量发展?

省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炎铭:“十四五”时期,全省广播电视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来闽考察重要讲话和对广播电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并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与广电总局在今年4月份签署的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合作备忘录,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结合实施“十四五”文旅专项规划,持续打造“五个广电”,即主流广电、精品广电、智慧广电、惠民广电、高效广电,重点实施七大工程,从6个方面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提质增效,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超越,为文化强省建设做出广电的贡献。

一是在加强广播电视主流舆论阵地建设方面提质增效。实施广播电视迭代升级工程和“智慧广电·高清福建”建设工程,支持省级和各地广电媒体探索融合发展新路,促进县级融媒体中心深度融合,推进5G+4K/8K超高清制播体系建设,打造智慧广电媒体,建设智慧广电网络。深化新媒体主题主线宣传,加强各级广播电视台所属新媒体平台建设,让主流广电媒体全面挺进互联网主战场。发挥福建对台优势,打造台海新闻报道矩阵。提升行业智慧化监测监管能力,守好意识形态阵地。

二是在繁荣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创作生产方面提质增效。实施闽派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精品工程,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党的二十大、新中国成立75周年等重要节点,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福建红色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探索等重大题材,打造一批讴歌新时代、反映新成就、代表八闽文化标志形象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精品。

三是在构建现代化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方面提质增效。实施智慧广电公共服务工程,完善基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络,推进全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推动数字农村广播提档升级,建设智慧广电乡村,建设全省广播电视节目资源共享平台,加强“三农”题材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内容供给,促进优质资源向基层下沉、向乡村覆盖。

四是在推进广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提质增效。实施广播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超高清视频和5G高新视频产业发展,支持中国(厦门)智能视听产业基地做大做强,“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实施影视基地提升计划,支持厦门、平潭、泰宁影视基地高质量发展,促进影视资源、人才、项目等向基地集聚。加强影视与文旅等产业融合发展,办好中国电视剧大会、中国短视频大会等活动,搭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文化传播交流平台。

五是在推动闽台广播电视融合发展方面提质增效。实施闽台广播电视交流合作提升工程,办好海峡影视季、海峡两岸青年网络视听优秀作品展、IM两岸青年影展等闽台两岸交流品牌活动,做强做优特色节目栏目,打造更多海峡两岸特色融媒体产品,讲好大陆发展和闽台融合故事。

六是在加强广播电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提质增效。实施“视听福建”海外播映工程,扩大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在“海丝”沿线国家的传播覆盖。加快构建以省级广电媒体为骨干、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协同推进的对外传播媒体矩阵。推动更多的福建优秀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作品在海丝沿线国家播出,让中国故事、福建声音传播得更远、更广、更精彩。

记者:请问“十三五”期间,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绩?今后五年又有什么打算?

省社科联党组成员、秘书长陈飞:“十三五”时期,全省社科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省社科基金项目的导向作用,推动了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和发展,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十三五”期间,全省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不包括单列学科项目),资助经费2.亿元,比“十二五”时期分别增长了49.7%、84.4%;省社科基金项目立项项,投入经费万元,比“十二五”期间增加.5万元,增长率为75.5%。

借此机会,也向媒体朋友通报下,9月3日全国社科工作办公示了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名单,我省共获得立项项目项,与去年相比,项目增加50项,资助经费达到多万元,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连续五年创历史新高,进一步促进我省社科人才培养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今年厦门大学取得了显著成绩,国家立项数达到68项,位居全国高校第1位。

“十四五”时期,正值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将重点开展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高举旗帜,强化思想引领。始终把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组织开展理论探源计划,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福建的孕育与实践”重大课题研究,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系统挖掘习近平总书记留给福建的理论富矿,不断从中汲取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二是坚持围绕中心,着力服务大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十二次、十三次全会精神,围绕加强“六四五”产业新体系、数字经济、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发展绿色经济、推进福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闽台交流合作等方面,设立一批重大项目选题,组织开展联合攻关,推出一批有针对性的建言成果,努力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是坚持突出重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施“八闽文化研究工程”,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福建基因”,系统解读红色文化、海丝文化、朱子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闽都文化等八闽文化的丰富内涵,努力推出一批具有重要理论创新和文化传承价值的标志性成果,着力培育一批具有福建特色的原创性学术成果。

记者:“十四五”时期,福建省文联在组织文艺精品创作和人才培养方面会有哪些新举措?

省文联党组成员、秘书长曾章团:省文联在组织文艺精品创作方面,一是以实施福建省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为重点,推进实施福建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福建省优秀中长篇小说创作工程、福建当代文学创作工程等,促进福建中长篇小说、福建本土影视剧本、闽派批评等重点文艺创作提升,积极打造“闽派”文艺品牌。二是充分发挥文艺奖项的扶持推优作用,组织音乐“金钟花奖”、戏剧“水仙花奖”、曲艺“丹桂奖”、摄影“金像奖”、书法美术“丹青奖”、民间文艺“山茶花奖”、“广播电视艺术奖”等全省性文艺评奖表彰工作,引导文艺工作者以传世之心打造传世之作。三是强化文艺评论导向引领。精心实施文艺评论工程,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加强文艺评论阵地建设,推动《海峡文艺评论》期刊创办,积极发挥评论引导创作、服务创作、净化创作的作用,着力促进八闽文艺高质量发展。

在文艺人才培养方面,一是出台系列扶持举措。紧紧围绕“出精品、出人才”,研究制定了系列人才培养扶持的意见措施,重点实施福建省文联各艺术门类“十四五”时期青年文艺人才培养“英才计划”,着力在作品展览、采风创作、交流培训、学术研讨、创作指导等方面给予扶持。二是团结引领“文艺两新”。以加强新时期文艺创作生产传播的新兴力量为目标,建立“文艺两新”人才库,探索开展“文艺两新”艺术家相关职称评审工作,广泛吸纳“文艺两新”优秀人才进入文艺人才骨干队伍,为“文艺两新”优秀人才提供采风创作、研修深造、参展参赛、评奖评优的平台,使“文艺两新”人才听党话、跟党走。三是发挥文艺名家的示范带动作用和社会影响力,热情服务、宣传推介闽籍艺术名家,推动薪火相传、勇攀文艺高峰。

记者:福建省提出“十四五”期间要放大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效应,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请问在这方面有哪些具体考虑和安排?

肖长培:今年7月16日到31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成功举办,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样我省世界遗产数量达5项(武夷山、福建土楼、泰宁、鼓浪屿、泉州),并列全国第二位,进入世界遗产全国第一方阵。“十四五”期间,我省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从以下6个方面精准发力,持续放大“后世遗”效应,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推动八闽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多元文化遗产保护先行省份。

一是夯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基础。及时成立了福建考古研究院;积极参与中华文明溯源等工程,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加强八闽文化基础研究;健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机制,常态化开展文物安全保护督察;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等工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管理体系。

二是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利用规划编制,建立常态化监测和巡查制度,实施保护修缮和安全防护工程,完善保护管理机制和展示利用体系;继续做好三坊七巷、闽浙木拱廊桥、闽南红砖建筑等申遗前期工作,积极参与海丝和万里茶道联合申遗。

三是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深入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打造保护管理、展览展示、研究阐释、服务发展完整链条;加强革命文物普查,完善挂牌保护、定期核定等制度;实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和原中央苏区片区革命文物保护工程;创新革命文物展览展示。

四是加大考古和大遗址及城乡文物保护利用力度。推进史前遗址考古研究和保护利用,加强三明万寿岩、武夷山城村汉城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及平潭壳丘头等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加强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城乡建设文物保护工作,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民居保护。

五是推进博物馆事业创新发展。实施博物馆设施建设和提升工程,打造品牌博物馆;增强国有博物馆公共服务能力,围绕重要节点举办主题陈列展览活动;加强博物馆可移动文物保护项目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建设;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博物馆奇妙夜”等旅游产品。

六是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利用设施建设,强化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促进传统工艺振兴发展,实施曲艺保护振兴工程、传承实践工程、传播普及工程;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大力发展非遗研学旅游。目前福建有8个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把这个资源用好用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